新华日报:句容西冯村移民的幸福生活

  句容市后白镇西冯村,是茅山水库搬迁移民的主要安置村。2006年7月,全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如今,西冯村移民的生活怎样呢?近日,我们访问了美丽的西冯村。 

  占地12.8平方公里的西冯村,是典型丘陵地区,全村5000多亩耕地,共有农户563户。上世纪90年代初,西冯村是茅山脚下有名的贫困村。贫困的原因很简单,村里80%耕地分布在丘陵岗坡,最大的缺陷就是缺水,以前种水稻等传统农作物,从茅山水库引水灌溉要通过四五级翻水才能到田里,而每亩地的收入只有500元左右。

  上世纪90年代末,以草坪生产和销售起家,西冯村成立农村合作社,找到了丘陵山区致富的新路子,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发展至今,农村合作社优势越做越大,辐射越来越广,西冯,成为全市农村发展的一棵常青树,也是全省库区移民典型示范村。

  西冯村的快速发展,受惠于“后扶政策”。村党支部书记李治顺介绍说,1998年他刚担任村支书的时候,村子被老百姓戏称为“苏南的北大荒”,村集体负债48万元,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而现在,西冯村这么大的变化,都得益于国家对库区移民的好政策啊,要不,哪有专家肯到我们这个穷村指导啊!”

  李治顺和村民们称道的好政策,正是2006年实施的全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短短八年,投入该村的后扶资金近千万元,资金有了保证,西冯村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据了解,除481位移民每年获得600元直补资金外,其他资金主要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和特色产业项目建设。“草坪要运出去,路不可少,而当时家家户户门口还是土路。”李治顺说,镇、村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后扶项目和资金,投资数十万元将土路全部换成了水泥路。“架桥、修路、建水渠,西冯村路网建起来了,交通方便,灌溉也不愁了,村民们就有底气了,参与草坪种植的村民越来越多。”

  2003年,村里草坪面积达到800亩,种植户约150户。当年,西冯村成立了句容市首家农民合作社,并于2006年升格为省级专业合作社。其时,西冯村草坪面积也超过了千亩。到2009年,西冯村走完了从“连片种植”到“整村推进”之路,全村花木和草坪达到5000多亩,基本实现“全覆盖”,其草坪卖到了南京十运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也大量预定,还上了央视农经节目。

  为进一步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村委会搭建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平台,依托后扶政策的支持,按照“因地制宜、产业主导、试点先行、机制创新”原则,西冯村探索出兼具特色、成效明显的富民强村举措,以此促进全村集体经济与现代农业统筹并进,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长”目标。

  对一些花木种植大户、相对集中的种植园,村委会进行资源整合,联结现有村域内的各类农民合作社和种植场,逐步实现标准、质量、价格、销售、劳务结算、运输的统一,建立起良好的营销氛围。不仅如此,西冯村“走出去、请进来”,带领村民们外出考察学习,把农校专家请来给村民培训。同时,还引进彩色苗木、高档草坪,免费发放给农户种植,引导村民种植草坪、苗木,形成“一村一品”产业,进一步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后扶政策实施以来,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也让西冯先后获得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最美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称号。如今,走进西冯村,一幢幢花园洋房连成一片,房前屋后的果园、菜园相映成趣,洁净的水泥大道连着家家户户。这里,建成了环村86公里长的绿道、游客接待中心和驿站,配备了电动车和自行车,发展生态健身绿道游。同时,西冯村正着力发展旅游业,以建设茅山大观园为核心,建起集餐饮,垂钓,休闲,住宿,采摘等为一体的西冯村农业生态园,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镇江市水利局副局长张益民介绍,今年,在西冯村开展“美丽库区 幸福家园”建设又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加强西冯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造,下一步,还将投入更多后扶资金打造库区环境和移民家园。西冯人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也把目标定得更高更远。李治顺表示,西冯村将结合自身优势,进一步提升改造村庄基础设施,实现花草木业升级转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打造一个水美、花香的“美丽库区、幸福家园”。


主办:江苏省水利厅 | 中国水利报社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专区内文章为“中国水利网站”推广专区所属主体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水利网站”的立场及观点。“中国水利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