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李强书记要求全力以赴确保太湖安全度夏 力争早日重现太湖碧波美景

  6月6日,省委书记李强就太湖治理工作在无锡调研,强调要扎实做好太湖污染治理和应急防控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确保太湖安全度夏,精准有效推进新一轮太湖治理,力争早日重现太湖碧波美景。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樊金龙参加调研。省水利厅陈杰厅长汇报了有关情况。 

  当前,太湖污染治理和蓝藻应急防控已进入一年中的关键时期。李强首先来到无锡市高新水务有限公司新城水处理厂,边听取水处理情况介绍,边仔细察看生化反应池,了解服务范围、工艺流程以及水处理后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变化情况。他指出,要不断改进工艺提高标准,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同时要着力从源头上抓起,重点做好污水减量化工作。在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的藻泥资源化利用成果展示前,李强详细了解蓝藻智能监控、打捞和资源化处理的相关情况,鼓励企业不断完善技术、提高水平,进一步扩大市场应用,为促进绿色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李强乘船考察太湖,现场察看水质情况和今年藻情变化。他强调,沿湖各地要认真组织开展蓝藻、湖泛的巡查监测,加强打捞队伍、设备的配置和统筹协调,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注重遵循自然规律,不断探索新的治理办法,确保太湖水质真正得到改善。 

  李强在调研中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无锡、苏州、常州和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情况介绍。他说,太湖治理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重大民生工程,也是“263”专项行动的重要任务。自2007年以来,太湖治理已走过了10个年头,取得了显著成绩,太湖水质总体改善明显,但仍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太湖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特别要高度重视解决水质逆转的隐患和思想认识上的隐患,既要立足当前打好攻坚战,确保安全度夏,又要着眼长远打好持久战,推进长效治理。 

  李强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确保太湖实现安全度夏。切实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加强部门会商和综合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住源头,加强监管,完善预案,坚决保障饮用水安全。狠抓蓝藻湖泛防控,允许各种新举措不断探索,统筹力量资源加大打捞力度和强度,积极推广蓝藻资源化利用。科学开展调水引流,加强水利工程调度,确保防洪和供水“双安全”。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组织实施新一轮太湖治理,重点抓好氮磷污染控制,强化小流域治理,实施水生态修复,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从源头上、根本上做好治理文章,切实提高治理的精准化水平。切实加强太湖治理的组织协调,动真碰硬抓好具体责任落实,创新工作机制,严格监督考核,真正把太湖打造成生态湖、宝贝湖,切实提高太湖在区域中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陈杰在汇报中说,按照省委李强书记实现太湖更高水平“两个确保”的要求,省水利厅超前部署,精心组织,按照具体承担的太湖水环境治理水利工程建设主体责任,以及藻草打捞、调水引流、湖泛防控、生态清淤等应急防控职责,会同沿线地方政府,重点做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全力做好藻草打捞,同时加强资源化利用和堆场管理,确保无害化处置。针对梅梁湖暴发量大、无锡打捞力量不足,及时调度打捞增援无锡,有效解决了梅梁湖水草与蓝藻交织的新问题。二是全力做好湖泛防控。每天做好太湖出入湖河道、水源地水质监测以及蓝藻卫星遥感监测基础上,4月10日起组织苏锡常三个水文分局,每天对湖泛易发区开展不间断巡查,巡查水域超过500平方公里。针对巡查发现的部分水域小范围水质异常现象,迅速增氧曝气,并开展淤泥监测,会商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应急清淤方案,省政府已批准启动。三是全力做好调水引流。针对近期藻情,及时向水利部太湖局提出应急调水请示,启动引江济太工程开展调水引流。同时加大梅梁湖及大渲河泵站排泄富藻水;提前启用新沟河西线工程,增加抽排常武地区劣质水能力,减少入太湖污染负荷。 

  陈杰表示,下一步将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确保太湖安全度夏、安全度汛。密切关注太湖水质、水位及天气趋势,坚持太湖安全度夏与度汛并重,科学开展调水引流;加大蓝藻打捞和湖泛巡查处置力度,努力消除湖泛发生隐患。二是加快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新沟河、新孟河、望虞河西岸控制等在建工程建设进度,推进望虞河拓宽、吴淞江、太浦河后续等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建成发挥效用,加快扭转当前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被动局面。三是研究太湖治理水利长效措施。持续优化水利工程调度等手段,加大对蓝藻和水草生长机理的调查研究,研究推广蓝藻离岸打捞一体化新技术和蓝藻资源化利用新途径,探索提升太湖治理水利保障水平。(供稿:厅办公室) 


主办:江苏省水利厅 | 中国水利报社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jszq@chinawater.com.cn

本专区内文章为“中国水利网站”推广专区所属主体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水利网站”的立场及观点。“中国水利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