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利厅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受到省政府表扬

7月17日,省政府在扬州召开江苏省大运河申遗工作总结会议。会议总结了近10年来我省大运河保护申遗工作的突出成绩,对省水利厅、省南水北调办公室等在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中作出重要贡献的省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市厅际会商小组成员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并对下一阶段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作了部署。

会议传达了李学勇省长关于大运河江苏段保护与申遗工作的批示。副省长、省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市厅际会商小组组长曹卫星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会商小组副组长肖泉主持会议。省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市厅际会商小组20家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大运河沿线8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家代表参加会议。省水利厅张劲松副厅长出席会议并作题为“传承大运河遗产,保护治水史杰作”的交流发言。

李学勇在批示中充分肯定了省有关部门和沿线各地为全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所做的工作。他强调,大运河申遗成功,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以世界遗产标准做好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各项工作,为推进文化遗产事业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再立新功!

曹卫星在讲话中指出,江苏多年来为大运河申遗成功发挥关键和决定性作用,大运河江苏段已成为整条运河中最富文化内涵、最具地方特色、最具观赏价值的遗产廊道。各地各部门要高质量做好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共同推动运河沿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大运河是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超大型线性、活态、在用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江苏段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个地级市,其中6座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7个遗产区,占遗产区总面积的46%,有6条河段、22处历史遗存列入大运河世界遗产名单,占总数的40%。江苏的运河遗产资源数量最多、价值最大、类型最全、分布最密,其综合规模居全线各省(市)首位。

长期以来,全省各级水利部门切实加强管理,维护大运河遗产的完整完好。每年都在省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中,重点对运河堤防河坡和涵闸等进行维修加固,沿线各地也都落实专项经费,对运河进行物业化管理养护。沿线河道管理单位加强对运河堤防、涵闸工程开展日常巡查,对运河水位、流量、水质进行监测、预警,制定应急预案、调度方案和管理制度,确保运河安全运行。在开展涉及运河的水利规划和前期工作,以及对现存水利工程维修改造时,及时与文物部门沟通联系,坚持保护优先、加固与保护并举。加强大运河岸线管理和绿化维护,并依法严格岸线利用管理和涉河建设项目监督。通过建设截污导流工程,科学调度涵闸、泵站等各类水利设施,保障沿线换水活水、水质改善,促进了大运河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大运河申遗工作近10年来,省水利厅、省南水北调办根据大运河申遗工作进程,及时跟进,密切配合,做好衔接,全力支持大运河申遗工作。在申遗重点《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和《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编制过程中,省水利厅“在不影响大运河‘在用’功能的延续和拓展的前提下,共同做好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等重要意见被采纳。省水利厅还积极配合水利部开展《京杭运河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水利专项)》和《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保护总体规划》等专题研究,积极参与大运河沿线8个城市地级保护规划、省级保护规划、国家级保护规划的编制讨论。省南水北调办在南水北调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组织编制二期控制性文物保护方案,为大运河申遗考察提供了平台;在工程建设期间做到文物保护在先,工程施工在后,对施工中新发现的文物,及时请文物专家到现场指导并进行抢救性发掘保护。2010年,省文物局和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公开出版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形成了江苏省考古发掘报告《邳州山头东汉墓地》、《大运河两岸的历史印记——楚州、高邮考古报告集》等重要成果。


主办:江苏省水利厅 | 中国水利报社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jszq@chinawater.com.cn

本专区内文章为“中国水利网站”推广专区所属主体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水利网站”的立场及观点。“中国水利网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