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浙江

浙江绍兴市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发表时间:2025-03-13
  □本报通讯员 符莎 滕洁莹
  在保持地区生产总值平稳增长情况下,浙江绍兴市连续多年获全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优秀。2024年,绍兴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23.9%和23.4%。近年来,绍兴市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用水效率明显提升。
  强化制度约束 筑牢节水之基
  绍兴市紧抓取水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制度管根本的作用,严格规范取用水行为。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绍兴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的制定为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我们严格取水许可审批,严格执行用水定额管理,自备取水户计划用水覆盖率达到100%,取水计量监测设备更新改造全面完成,千吨万人规模以上农村饮用水工程取水口在线计量监测实现全覆盖,大中型农业灌区渠首在线计量监测实现全覆盖。”绍兴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当地加强公共供水企业用水数据归集,实现市县用水数据归集全线贯通,全市公共供水数据归集率达90%以上;统筹推动水资源费制度向水资源税制度平稳转换。
  多措并举提质 汇聚节水之力
  绍兴紧扣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找准农业、工业、城镇等重点领域节水控水路径,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灌区节水改造等工作后,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10。”绍兴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全面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同时,绍兴持续推进工业节水减排,采用“分管分质”供水模式将高耗水型工业用水从居民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中分离出来,实现水资源优水优用、集约高效利用。
  当前,绍兴市重要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市区分质供水项目工业输水管线已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通过将曹娥江水厂富余产能10万吨每日的工业用水输送至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而置换出10万吨每日的优质原水。
  项目投产后,每年可节约优质水资源近200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越城、柯桥、上虞三区优质原水供应不足问题,实现城市供水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绍兴市累计建成工业水厂5座,合计供水规模92万立方米每日,工业水厂供水能力居浙江省前列。
  在推进城镇节水降损方面,市区供水智能化建设试点项目入选全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试点,第一个通过国家验收。
  绍兴市建立《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规范》地方标准,通过城乡供水管网改造、加强管网检漏等措施,市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连续十余年控制在5%以内,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水效领跑者城市名单。
  以再生水工业利用为主要途径,绍兴市正全力打造高耗水产业集聚区再生水利用配置样板,柯桥区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通过水利部中期评估,2024年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超5600万吨。
  示范引领创新 弘扬节水之风
  以“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为主题,绍兴市当前正积极筹备策划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相关活动。
  近年来,绍兴市在强化节水活动“走出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节水载体创建,提升节水内生动力。
  绍兴市内外兼顾,积极开展“节水型单位”“节水型小区”等创建活动,让节约用水成为全市文明新标识。截至2024年,当地成功创建6个省级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累计创建省级节水标杆(酒店、小区、学校、企业)90个、省级节水型企业466个、省级节水型单位220个、省级节水型小区324个、机关事业单位节水覆盖率达100%,中心城区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落实有效节水措施。
  节水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自2022年,绍兴市面向节水技术和设施建设改造等项目及各类节水型企业推出“节水贷”融资服务,当地发放“节水贷”金额超300亿元。
  同时,绍兴市大力推广合同节水管理,依托全国首家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实训基地的技术优势,点面结合,因地制宜开展节水管理工作,与区、县(市)水务公司签订的合同节水项目,节水量近1000万立方米,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2000万元。
  依托“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点,绍兴市还创新“党建+普法+节水”宣传思路,打造“线上线下”节水宣传模式,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惜水、爱水、节水、护水的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绍兴市已建成6个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其中4个成功创建浙江省节水宣传教育基地,进一步宣传节水知识,弘扬治水文化。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3月13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