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临安区水涛庄水库
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库运管矩阵
发表时间:2024-11-20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本报通讯员 张仁贡
水库边,铁塔架起高空“鹰眼”,实现对水库360度全景监控;大坝上,两台无人机在智能机场安了“家”,分别负责库区和下游河道的巡查;库区里,流量监测站、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等守护着水库安全……
走进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水涛庄水库,创新活力十足。这座锚定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的水库,正在探索建立更智能、更高效的水库运行管理体系,让水库的综合效益最大发挥。
水利部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印发指导意见,开展先行先试。浙江省有34座水库纳入水利部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试点,水涛庄水库是其中之一。
杭州市临安区水利水电局副局长王峰介绍,临安区十分重视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在摸清水涛庄水库“家底”基础上,积极组织协调,落实建设经费,加快推进试点建设。
据悉,2024年9月初,由浙江禹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水涛庄水库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平台总体研发完成,10月15日上线试运行,近期开展软件平台的使用培训。
“项目建设基于全省统一的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平台框架,融合水库的主要数据、重点功能、业务环节,形成水库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全面协同管理。”临安区水利水电局办公室主任唐治说。
如何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让水涛庄水库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推进全覆盖、全要素、全天候、全周期“四全”管理——
在水涛庄水库矩阵管理平台孪生全景屏上,各类监测数据一目了然,天眼监控屏展示着各点位的现场画面,便于管理人员随时了解水库的运行状态。
水涛庄水库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库区、大坝以及下游的监管全覆盖;综合运用档案信息以及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动态准确获取水库关键要素信息;全天候采集雨水情等重要信息,实时掌握大坝安全状态;建立水库全生命周期数字信息档案,实现水库运行全过程动态管理。
完善体制、机制、法治、责任制“四制(治)”体系——
水涛庄水库修订完善管理制度和规章,明确水库管理主体及责任,建立水库饮用水水源地长效保护机制,依托标准化建设资料,构建运行规则、安全知识、应急预案库,并引入AI智能对话技术,极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
在完善的雨水情监测设施基础上,水涛庄水库进一步升级洪水预报系统,使预报更加精准;建立雨水情、工情及下游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实现分级分类预警,利用AI识别、无人机喊话等手段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增设的预演功能为部署风险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结合演练成果,可进一步优化水库调度方案和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让预案更加科学。
加强除险、体检、维护、安全“四管”工作——
水库维养任务重,通过试点建设,水涛庄水库完成了水库安全鉴定、库容复核等工作,接入大坝安全自动化监测数据,实现大坝安全健康体检。此外,全面落实水库除险加固、水源地安全管护等各项工作,确保水库安全。
提到矩阵建设带来的变化,水涛庄水库管理所主任盛立青感慨:“解决了过去多个管理平台数据不贯通的难题,为水库管理带来极大便利,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更有底气了!”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11月20日
作者:张仁贡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