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市:创新信贷机制 助推水资源价值转化
□本报通讯员 王国成 张超
浙江省衢州市借助区域水资源禀赋,聚焦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开辟水利建设信贷领域发展新路径,持续做足“水”文章,推动水资源实现价值转化。
激发节水市场内生力
落地“节水贷”
为激发节水市场内生动力,在助企惠企行动中体现水利担当,衢州市水利局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对接企业和银行,优化完善“节水贷”实施细则,因地制宜,创新提出符合衢州企业节水特点的实施标准,鼓励取水户节水,进一步打通“节水贷”供需桥梁。
2022年,浙江省首批“节水贷”项目在衢州市落地,实现了政银企三方共赢。“节水贷”的发放充分发挥金融要素在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中的作用,为节水企业、节水项目和节水服务提供了便捷优惠的金融支持,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截至目前,衢州市省级节水型企业已融资近80亿元。衢州借助金融平台对符合贷款条件的节水企业进行优先支持,形成了“节水降负”的社会氛围。
创新“水保+信贷”联动机制
落地“生态信用贷”
衢州市探索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作为省级试点将水土保持纳入“生态信用贷”金融产品支持领域。试点通过初步估计企业对治理流域内水土保持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给流域内带来的生产价值和文旅价值,以“生态信用”的方式为企业增信、降息。在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的同时,也引入了社会资本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作者:王国成 张超
责任编辑:罗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