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浙江

立足于早 处置于小

——浙江宁波市强化科技赋能做好白蚁防治工作

发表时间:2023-06-27
  □本报特约记者 王文娜 记者 石珊珊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浙江省宁波市坚持长期防治蚁患工作理念,构建闭环化综合防治工作体系和常态化隐患巡查工作机制,利用“互联网+技术”,强化科技赋能,建立白蚁隐患动态监控和预报预警系统,实时高效精准发现隐患,做到“防患于先、立足于早、处置于小”,打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持久战”。
  建防治体系 立长效机制
  宁波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白蚁滋生繁衍。目前已知宁波市的白蚁有3科11属21种,是蚁害较重地区。近年来全市通过日常预筛、专业排查、专项治理等推进蚁患防治常态化,并向绿色防治、综合治理转变。
  2023年以来,根据水利部和浙江省水利厅工作部署,宁波市水利局成立工作专班,人防、技防相结合,全面完成全市水利工程白蚁等害堤动物普查和应急整治工作。
  “在日常检查中,我们会根据白蚁品种以及不同的时间节点,检查白蚁活动痕迹和危害木料等情况,对可能存在隐患的堤坝采取相应防治措施。”象山县蚁患防治工作人员胡成强介绍,赤坎水库就是根据木头上的白蚁活动痕迹,来查找蚁路追挖主巢的。
  据悉,象山县三面环海、两港相拥,现有各类水库76座。2011年以来,全县滚动开展白蚁危害常态化防治工作,水库白蚁防治专项检查累计达301座次,挖巢治理40座,蚁患发现率从第一轮的41%下降到第三轮的4.7%,水库白蚁活动迹象明显减少。
  近期,象山县完成赤坎水库蚁患应急整治并通过专项验收。全县后续将每半个月开展一次白蚁专项检查,持续至今年年底,确保水库安全。
  强科技赋能 树科普典范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宁波市水库蚁患防治工作中,全市通过建立白蚁隐患动态监控和预报预警系统,实现了实时精准发现并消除隐患。蚁患防治工作正朝管理网格化、服务全程化、运行信息化发展。
  四明湖水库位于甬江流域姚江上游,坝体区域存在黑翅土白蚁与黄翅大白蚁两种土栖白蚁。在过去20年的白蚁防治工作中,四明湖水库不断强化数字赋能,于2019年引进白蚁自动化预警系统,通过在线监测与线下排查“点面”结合,推动实现“无蚁害堤坝”。
  近日,位于镇压层的105号监测点位发出“有蚁”状态报警,系统自动发送手机短信给防治人员和水库白蚁责任人。防治人员迅速赶到监测点处理。
  “这样的数字监测点共有325个,能实时监测坝区内白蚁活动情况,实现多层级监管、全自动提醒,大幅度提高了白蚁的发现率和治理率。”防治团队成员沈峻峰说。当前,四明湖水库白蚁数量大幅度下降,坝体及坝肩内原有的白蚁已得到有效控制。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3年6月27日

作者:王文娜 石珊珊
责任编辑:罗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