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水越山来
——西安市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
发表时间:2025-09-11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本报记者 刘艳芹 通讯员 郝钟毓
连日来,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黄沟村,西川片区供水工程工地建设正酣,大型挖掘机挥舞机械臂平整土地,一条条输水管网正在进行最后的安装。
“西川片区供水工程规划两期建设,总供水规模为日均10万立方米。一期工程包括1座高标准净水厂及40多公里的输水管网,日均供水达5万立方米,预计10月底前投入使用。”蓝田县水务局副局长张永刚介绍,二期工程将根据区域发展及用水情况进行管网延伸,进一步拓展用水范围。
青山绿水间,一条条输水管道“翻山越岭”通向农家,一座座水厂建成投用……西安市正加快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破解群众用水难题
蓝田县普化镇大部分村庄地处山区,多数村子虽已铺设了输水管道,能将经简单处理过滤后的河水或井水引入村民家中,但水源不稳定、水质难保证等季节性用水难题,仍给村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按照全市“一张网、一盘棋、一体化”的工作要求,近年来,蓝田县将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列为重点工作,下决心、花力气破解群众用水难题。通过资源整合、科学规划,蓝田县规划建设一批集中供水工程。
2024年,玉山集中供水扩建工程正式投用,附近山区的18个村、近3.9万人用上了稳定可靠的自来水。今年,赛峪供水工程、西川片区供水工程、厚镇集中供水工程等正加速推进。
“听说政府正在给我们建新水厂,以后就能用上跟城里一样的自来水,美得很!”村民崔彩萍对几公里外正在建设的赛峪供水工程充满了期待。
目前,这座位于赛峪水库脚下的新水厂已经进入最关键的施工阶段,清水池、调蓄池、设备房主体等工程已完工,一座现代化水厂已初见雏形。
筑牢发展供水支撑
西川片区供水工程一期供水范围涉及蓝田县城部分区域、蓝田县工业园、灞河沿线企业,以及沿线45个村。作为今年西安市民生实事项目,西川片区供水工程项目将在水源监测、管网运输、水质净化等各个环节实现智慧化、自动化,还将采用先进的水处理工艺、最严格的监管流程,保证水量稳定、水质优质。
“我们村有2700多人,这两年,一些村民依托乡村旅游发展起了农家乐和民宿,每逢用水高峰期,供水还是不够稳定。新水厂修好后,村民的农家乐和民宿肯定会更红火。”蓝关街道榆林村党支部书记薛保民高兴地说,有了好水,他计划带领村民们外出参观学习,整村打造农家乐产业。
对于已形成“一区四园”发展格局、拥有385家企业的蓝田县工业园来说,西川片区供水工程的建设给园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目前,我们用的是市政管网供水。随着周边区域的发展以及干旱等天气影响,用水高峰期我们经常需要错峰用水,非常不方便。”蓝田县工业园相关负责人徐锋勃说,新水厂投用后,水质水量更有保障,将为园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西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西安市还将加快推进长安区长安子午水源和周至县金凤水源至田峪河以东供水片区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建设。目前,以上项目均已按期完成相关手续的办理,力争年底前开工。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5年9月11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