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山西

山西运城夹马口灌区:浇好“第一水” 绘就“好丰景”

发表时间:2025-02-06

  □记者 魏永平 通讯员 许引弟  

  立春过后,我国春耕春灌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在山西省运城市夹马口灌区,黄河水沿着小樊片区南干龙行渠道自北向南一路奔涌,沿渠两侧的麦田绿意萌动、长势喜人。“2024年冬季以来,气温明显高于往年,小麦返青增根急补充水分,‘喝’足了这茬水,亩产预计能达到1200斤以上,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永济市栲栳镇龙行村村民王建录兴奋地说。 

  河东春来早,春灌正当时。运城市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山西全省的一半以上,素有“三晋粮仓”的美誉。在运城,民间流传着“麦子浇了春三水,三水对面望粮山”的谚语,这当中“春三水”的第一水就是指“返青水”。开春后的小麦能否喝好“第一口水”,是当地农民群众春耕生产的重头戏,关乎全年的粮食收成。

  夹马口灌区作为全国大型灌区之一,担负着临猗、永济、万荣3县(市)15个乡镇101.11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2月5日,夹马口灌区提前谋划,多措并举,率先启动春浇首轮供水,确保44.35万亩小麦及时喝上“返青水”,为实现全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灌区增效提供坚强用水保障。

  夹马口灌区认真落实工程管护制度,利用年前停水间隙,统筹做好开机上水前的机组设备检修调试、渠道清淤维护等准备工作,确保工程设施状态良好、各级渠道过水畅通,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群众灌溉用水需求。遵循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原则,根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批复的取水指标,参照《山西省用水定额》,科学制定全年灌溉用水计划,并分解到各片、细化到各斗、具体到各灌季,确保引入灌区的水资源得到科学配置,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的用水需求得到合理满足。

  夹马口灌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两重”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持续对泵站机组设备进行更新,对病险渠段和“卡脖子”部位进行改造,所有重要水量交接口同步配齐量测水设施,干工程完好率达78%,灌区保证率达82.51%,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6199,灌区输配水效率和灌溉保障能力持续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按照“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原则,夹马口灌区及时研判雨情、墒情、旱情、农情变化,精准掌握灌溉进度和用水需求,动态优化调度方案,各泵站及各段、支、斗管水人员全程在岗,协同做好作物核实、水量加减、水价宣讲、用水协调等工作,建立“自下而上报用水需求、自上而下保水量供应”的供用水机制,确保黄河水引得来、浇得上、用起来节约高效,实现全灌区均衡受益。

  夹马口灌区把党建引领嵌入灌区治理各环节,在灌区一线成立5支党员突击队,分设“红旗班组”“先进管理段”“配水服务流动红旗”,擦亮“引水富民党旗红”党建品牌,激励全体党员干部以脚步丈量灌区、以实干守望丰收,在改进供水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的灌区治理实践中比贡献、争先进,将黄河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田间地头、群众心头,齐心绘制水清渠畅、粮丰果茂的乡村振兴“好丰景”。

  目前,夹马口灌区小樊片区首轮春灌供水已拉开帷幕,单日供水流量达到3.5立方米每秒,日供水量30万立方米左右,灌溉面积3500余亩。后续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需水量也将逐渐增大,预计2月中旬夹马口灌区下辖4个片区的春灌供水工作将全面铺开,3月中旬将迎来首轮灌溉用水高峰。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2月6日

作者:魏永平 许引弟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