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陵渡口过大年
□本报记者 郑浩伟 魏晓雯
大红灯笼挂起来,展演舞台搭起来。乙巳蛇年春节期间,位于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镇的凤凰咀黄河文化苑,游人如织,年味正浓。
山西黄河河务局凤凰咀工程位于黄河风陵古渡处。自龙门一直南行的黄河因秦岭余脉阻挡,在凤凰咀突然左拐向东,直至大海。这里,便成为黄河芮城段最险要之地。
“凤凰咀工程始建于1974年,全长2.698公里,工程的修建有效控制了高崖坍塌,保护了凤凰咀电灌一级站的安全,为降低潼关高程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也理顺了河势,更好地保护着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芮城黄河河务局局长李会荣向我们介绍。
依托水工程打造文化苑,变化发生在2024年。“我们落实山西黄河河务局的总体部署要求,依托凤凰咀工程打造了凤凰咀黄河文化苑,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布设了石笼景墙,并在部分区域布展黄河文化墙,将防洪工程、黄河文化、地方文化深度融合,为老百姓搭建起亲近黄河的文化平台。”李会荣说。
凤凰咀黄河文化苑从2024年启用以来,人气居高不下。如今,凤凰咀工程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成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平台。
2025年,凤凰咀黄河文化苑迎来建成后的第一个春节,格外热闹。从小年开始,多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戏就在黄河文化苑上演。歌舞、戏剧、武术等节目齐上阵,芮城书调、中基火龙等非遗表演精彩纷呈。
“在黄河边上看这些节目,更深刻地感受黄河奔腾的魅力。”带着两个孩子来观看演出的李薇,是土生土长的风陵渡人,对于黄河岸边的变化深有感触,“以前没有这么好的广场,黄河边挺危险,路也不好走,现在这里宽敞又安全,风景也美,我们喜欢来黄河边过年!”
由于临河,广场上风很大,挂好的灯笼和彩灯需要及时维护。芮城黄河河务局组织凤凰咀河务段职工和周边村民巡河的同时,也承担起维护的任务。
吃过午饭,凤凰咀河务段段长赵晓波和同事裹上厚厚的棉服,全副武装,又来到所辖河段巡查,顺便检查彩灯、电子屏等新春装饰的安全运行。
“这几天来凤凰咀赏黄河、过春节的人多,更要仔细巡河,严防冰面坠落、溺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大伙儿在我们这里安安全全、开开心心过大年,享受喜气洋洋的春节!”赵晓波笑着说。
作者:郑浩伟 魏晓雯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