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山西

“三跑田”变身“三保田”

——山西晋城市持续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发表时间:2024-05-23

  □本报通讯员 李亚琴 记者 魏永平

  5月,正值玉米播种的好时节。在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端氏镇鹿野村,村民崔跃祥看着自家地里正在播种的拖拉机,兴奋地说:“我家的10亩地,过去锄地播种要4天,现在机器耕作,只需两天就能完成。”

  据了解,鹿野村共有耕地3800余亩,大多是梯田,地块小、散、碎,多数分布在山坡,土层瘠薄,不适宜机械化、规模化农业生产。

  晋城市从2021年开始,大力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采取小并大、弯取直、地块联通、土地平整、道路配套等改造措施,让小田块变成了连片的大地块。

  2023年,崔跃祥家改造后的耕地连成了片,田间道路也得到了修缮,看着大型农机具顺利开进了地头,崔跃祥心里别提多美了。

  同在鹿野村生活的高鹏一家,也是坡耕地改造的受益者。提起改造后的情况,高鹏深有感触:“以往,收割这一项就要耗时两三个月,去年秋天仅仅用了不到10天,庄稼就全收回来了,省时又省工,效果非常明显。”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让原先跑土、跑肥、跑水的‘三跑田’变成了现在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鹿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成晓峰介绍,以种植玉米为例,整治后的坡耕地平均每亩增产150公斤以上,亩均增收270元。

  如今,鹿野村的部分村民还成立了农机合作社,拓宽了收入来源。村委会也把原先分散无法利用的集体耕地集中流转了400余亩,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

  晋城市现有丘陵地、坡耕地98.6万亩,其中需要进行改造的耕地达95.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4.30%。2021年,晋城市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截至2023年底,晋城市已投入项目改造资金9505万元,治理坡耕地4.75万亩,平均每年可拦蓄泥沙20.01万吨,集蓄雨水49.43万立方米,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围绕保障项目区农民的正常生产,晋城市水务部门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简化审批流程、压减审批材料、缩短审批时限,助推项目早批复、早开工、早完工。市水务部门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对坡耕地治理不合格或老百姓不满意的及时进行返工整改,对已治理的坡耕地及时移交当地乡镇和村委会,推进项目后期管护和利用。

  “今年,我市将继续在沁水、阳城、陵川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预计投资6000余万元,治理坡耕地面积3.1万亩。”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5月23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