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宁夏

宁夏西海固:解“渴”解民忧

发表时间:2024-05-07

  □本报记者 孟砚岷

  深冬,背篓、架子车齐上阵,争着把积雪拉回存在窖里;赶着毛驴驮水,肩扛扁担挑水,是每个山里孩子特殊的“成人礼”……水比油贵的场景曾经深深烙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的土地上。如今,曾经干旱缺水的西海固,早已变了样,生活用水、产业用水问题已初步解决,正逐步实现开发用水和生态蓄水的良性循环。

  幸福水流入百姓家

  “打开水龙头就有水,再也不用为吃水犯难发愁了。”聊起吃水的变化,西吉县红耀乡红耀村村民张国岳颇为激动。

  但说起儿时吃水难的记忆,张国岳仍然刻骨铭心:“当时才9岁,和妹妹半夜就得起来到沟里抬水。”

  水,让西海固人魂牵梦绕。“天旱窖枯水没有,雀儿渴得喝煤油”曾一度成为当地缺水的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水利部门靶向“解渴”,实施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包括西吉县在内110.8万群众的缺水问题。

  在西吉县农村饮水调度中心“人饮工程管理系统”显示屏上,全县人饮总体建设、用水总量以及每户水费收取等情况一目了然,轻点鼠标,即可看到所有泵站、蓄水池、联户表井的运行状态。作为宁夏“互联网+城乡供水”的先行先试点,西吉县建设“工程网、信息网、服务网”三大网络,实现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程监管,让群众喝上安全水。

  从毛驴驮水到打井挖窖,从“云端”供水到手机买水, 宁夏水利人接续奋斗,让西海固地区几代人的“盼水梦”照进现实。

  水土保持铺就发展底色

  4月以来,固原市彭阳县梯田山花次第绽放。

  彭阳县属于全国黄河小流域水土流失重点地区。近年来,彭阳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把每条小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水土治理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草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全县累计治理小流域92条1950.9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治理程度由建县初期的11.1%提高到80.68%,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21.27%,绿色正在成为西海固最亮丽的底色。

  “阳洼流域的杏树、桃树,一年就可为3个村创造财富2000余万元。”彭阳县白阳镇阳洼村村委会主任庞红权介绍。

  彭阳推动水土保持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把小流域治理与国土绿化、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有机结合,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和生态提升双赢,初步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人变富”的目标。

  黄河水甜了“心窝窝”

  “我们这里是干旱山区,没想到能用上黄河水,真是赶上了好时代。”固原山区群众苏宏回忆起引黄调蓄工程通水时的场景,尤为感慨。

  2020年11月5日,黄河水通过中宁县固海扬黄工程,跨越240千米的河谷沟壑,流到了干旱的西海固地区,大山深处的父老乡亲们终于盼来了黄河水。

  干旱缺水的固原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二十三分之一。宁夏建设何家沟水库引黄调蓄工程,彻底解决当地城乡安全饮水和产业发展用水问题。该工程每年可调蓄黄河水4000万立方米,把原州区清水河流域的川台地,变成高效的水浇田。同时,工程还可作为固原市城乡饮水安全的应急备用水源。

  黄河水给固原山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大变化。隆德县神林乡辛坪蔬菜基地采用喷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亩均节水达80立方米。西吉县建设28个高位蓄水池和田间供水管道,经过水泵扬水、引水上山,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13.5万亩,实现“水不下山、泥不出沟,大旱不减产、小旱保丰收”的良好局面,亩产收入从原来的300元增加到3000元以上。

  如今的西海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打好‘四水四定’主动仗,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精打细算’用好黄河水,让母亲河更好地造福西海固的父老乡亲。”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负责人表示。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5月7日

作者:孟砚岷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