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宁夏

黄河新景 青铜长峡

发表时间:2024-04-23

  □本报记者 孟砚岷

  “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明珠青铜峡。”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是黄河上游最后一道峡谷,高峡平湖与深谷湍流,汇成了水的交响。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新一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名单,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名列其中。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金名片”

  传说大禹治水时,用青铜神斧劈开高大的石山,两岸奇峰对峙,黄河一泻千里,九曲回肠,造就了青铜长峡、黄河之魂的壮美奇观,青铜峡由此而得名。

  1958年开工建设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年发电量13.5亿千瓦时,灌溉面积近千万亩。峡谷中的一百零八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西面东、背山望水,见证着宁夏平原上的金戈铁马和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

  宁夏素有“古渠系博物馆”之称,引黄灌溉始于秦汉,未曾中断。2017年,宁夏引黄古灌区的14条古渠系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实现了宁夏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位于宁夏平原中部,汇集了峡谷、湿地、塔群、古渠等众多景观。景区面积126平方公里,旅游资源丰饶富集,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宁夏黄河金岸旅游带核心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核心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科普教育基地。景区先后荣获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国家旅游名片、美丽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星空、神奇西北100景、西北优质人气目的地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24个。

  探索文旅深度融合新模式

  “这里不仅有壮观的黄河美景,水利博览馆还能让孩子了解水利知识,十分有趣。”趁着假期带着家人来旅游的江苏游客赞不绝口。

  多年来,在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景区依托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金字招牌”,围绕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大禹治水等传说和秦王古渡等史料,以及蒙恬、郭守敬等名人事迹,开发了“黄河感恩”“长峡漂流”“古今水工”等文化旅游产品;围绕农耕文化、水利文化,开发引黄灌溉研学游、青铜长峡体验游等旅游精品线路,新增临帖黄河诗词、触摸广武岩画、黄河驿站等体验项目,实现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围绕红色文化,挖掘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红色文化价值,打造“探寻水利文化·追寻红色记忆”主题旅游线路,培育水电工程游等旅游新业态,提升了景区经济效益,丰富了旅游全业化发展内涵。

  距离景区最近的余桥村30多户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受益于景区接待量快速增长的红利,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民宿、做美食,群众在家拓宽就业新渠道,也使文旅产业成为实现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的支柱产业。曾经梦想走出村子的年轻人、手艺人,如今已变成返乡创业的重要群体。2023年,余桥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0万元。

  2019年至2021年,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每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2023年接待游客102.65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115.4%,首次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讲好黄河文化故事新载体

  “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宁夏九大干渠之首,它的建成结束了宁夏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使灌溉面积扩大了500多万亩,宁夏引黄灌区总面积达到828万亩。”说起水利工程和文化,景区每位讲解员都如数家珍。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宁夏青铜峡市立足黄河文化资源禀赋,深入实施一百零八塔、黄河铁桥、拦河大坝等重点文物保护利用项目,通过活化利用历史建筑,讲好千年灌渠、青铜长峡等黄河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故事,让历史传递出黄河文化的新声,成为各族游客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在文旅中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景区聚焦“守护黄河根脉”,深入实施“传承黄河文化基因、延续中华历史文脉”工程,以宁夏水利博览馆为载体,充分展现黄河岸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全面反映出2000多年来宁夏深厚的水文化积淀和千秋流韵的治水历史,生动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水利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截至目前,水博馆平均年接待人数在5万人左右,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4年4月23日

作者:孟砚岷
责任编辑:罗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