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宁夏

宁夏:奏响工业节水主旋律

发表时间:2024-03-07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污水处理不出园区
  □本报记者 孟砚岷 文/图
  宁夏回族自治区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使命任务,以工业节水为重点,大力实施节水改造,引导高耗水行业节水增效和水循环阶梯利用,主动打好水效提升仗,全区工业节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宁夏工业企业用水权确权完成率达到100%,连续三年,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保持在96%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每年下降6%左右,工业用水量以每年2.5%的增速支撑了年均6.4%的工业经济增长。
  选优节水产业“种子”
  平罗工业园区精细化工基地水资源匮乏,企业用水存在较大缺额。为解决该难题,平罗工业园区积极探寻经济高效的污水资源化解决方案,经过多方比选,美峰环境“MFT-MORE工业废水零排放及分盐资源化工艺”脱颖而出。项目日废水处理量达1万吨,除满足园区生产用水,还作为景观绿化、城市杂用水循环利用。
  宁夏加强项目节能审查关口管理,紧盯新建项目立项、审批环节,坚持节水优先,下好源头节水“先手棋”。落实企业用水定额标准,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作为节能审查环节主要内容,对节能审查过程中发现的用水重复利用率规划设计达不到要求的14家企业提出整改。
  2023年新建工业项目中,能耗强度低于1.67吨标准煤每万元的“六新”优质项目占比达到83%以上。2022年工业重复用水量181.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6.1%。37个大类行业中,18个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呈现下降态势,下降率达49%。农副产品、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石油煤炭三个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达到41.6%、21%、10.7%。
  疏通中水回用“梗阻”
  中卫工业园区企业生产和绿化用水过去都是黄河水,随着园区发展,水资源需求逐年增长,黄河的承载压力日益增大,但实现中水再生利用后,水资源节约效果明显。
  近年来,工业园区内的中水从无人问津到变为“香饽饽”。谈及变化,宁夏水投中卫水务有限公司中水厂负责人介绍道:“以前让企业使用中水,大家积极性不高。如今因用水权改革政策,很多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纷纷抢购中水。现在中水厂的中水供不应求。”
  宁夏统筹开发区改革、风险降级、低成本改造等工作,充分发挥开发区效能考核“指挥棒”效应,紧盯水循环利用、再生水回用瓶颈问题,不断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
  近三年,宁夏共支持工业开发区低成本化改造节水项目15个,支持资金1.8亿元,其中2023年支持园区供水管网建设9000万元,撬动地方及企业投资7.6亿元。2022年,工业利用再生水、矿井水、陆地苦咸水等非常规水源5920万立方米,增长65.2%,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占工业用水量的13.1%。
  宁夏加大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支持力度,推进统一供水、分质排水、废水集中处理回用。支持资金248万元,完成智慧园区平台建设;支持资金8002万元,完成园区给排水管网改造项目6个;支持资金9500万元,累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项目8个,9家园区列入循环化改造试点。2023年,宁夏全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8.4立方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2020年下降14.5%。
  打造水效领跑“明星”
  宁夏能化公司重视生产过程用水,通过加大工艺流程优化、提高用水设备性能、回收利用各类废水等方式,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工业水重复利用率高达98.57%,每吨精甲醇产品消耗6.21吨新鲜水,达到行业标杆值。
  宁夏制定《自治区工业水效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聚焦重点用水行业,大力推广运用节水新工艺新设备,实施新一轮工业领域节水、循环用水、废水利用等节水技术改造,将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节水型企业覆盖率、单位产品用水量等指标列入节水型城市(镇)考核和开发区效能考核内容,倒逼园区企业节约用水,提高水效。
  宁夏持续推进节水型企业建设,积极构建形成“节水型-节水标杆-水效领跑者”三级水效示范引领体系。截至2023年年底,宁夏累计建成自治区级节水型园区3家,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52家,其中钢铁行业节水型企业建成率100%,火电行业节水型企业建成率70%。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获评国家“水效领跑者”标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获评国家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园区。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3月7日

作者:孟砚岷
责任编辑:陈帅 校对:罗景月 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