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辽宁

山海林园画 城乡水彩天

——辽宁大连市节水工作成效显著

发表时间:2024-04-02
  □本报记者 李爽
  极目远眺是大海白鸥,环顾四周是青山绿水。整洁干净的街道,具有历史特色的建筑,跨海大桥上车流穿梭……走进辽宁省大连市,如同走入美丽的滨海画卷,每一笔都是动人的色彩。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三面环海,却是一座资源性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12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大连市的水资源承载力已经处于“紧平衡”状态。

  “大连始终坚持节水优先,不断完善节水政策和管理体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引导各行各业节水优先,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大连市水务局局长卢冬说。

  如今的大连,大到海绵城市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小到社区用水、居民饮水,节水理念已融入城市发展血脉,节水型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保障用水,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

  3月15日,在大连市水务工作会议上,辽东半岛水资源配置工程取得重大突破这一成绩让人振奋。

  辽东半岛水资源配置工程是辽宁省“东水济辽”水资源配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国务院批复的《松辽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印发的《“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等。工程输水管线总长287千米,估算总投资176.8亿元,通过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可有效满足大连市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目前,《辽东半岛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已编制完成。

  大连市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700多毫米,且集中在7—9月,枯、丰水期相隔的周期相对较长,使大连市开发利用水资源困难重重。

  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不但有助于完善空间均衡水网布局,而且可以在“开源”上弥补大连市水资源紧缺的“先天不足”。

  自1981年以来,大连市先后实施引碧入连、引英入连和大伙房水库输水入连等远距离引水工程建设,逐步形成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水网格局,极大提高了城市供水能力,缓解了城市用水矛盾。

  “一方面,通过工程措施增加水资源供给;另一方面,面对北方地区整体水资源相对匮乏的现实,‘有多少汤泡多少馍’,高效利用水资源,才是城市发展的长久之道。”卢冬说。

  机制引领,推动节水型城市建设

  节水工作,法治先行。大连市高度重视节水立法工作,先后制定修订了《大连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大连市供水用水条例》《大连市节约用水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以及促进再生水利用、保护饮用水源、限制排污等方面规范性文件,为城市节水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约用水工作,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走节水发展之路,建设节水型城市。2002年,大连市首次被授予“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并于2023年第五次通过复查。

  “节水不是水务一家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大连市水务事务服务中心节水部副部长付雷对此深有感触。

  3月21日,记者随大连中海鼎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物业公司运营经理王洪涛一起走进中海万锦公馆小区。

  “咚咚咚”,王洪涛用力在小区地面上跺了几下。“小区地面用的都是透水砖。你看,我们还有雨水收集口。”王海涛指着紧挨绿化带的沟槽、下水道介绍,“雨水从这里汇集到地下室的雨水收集池,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小区绿化,平均每年节约水费4~5万元。”

  近年来,大连市在规划工作中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按照《大连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等,稳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大连市还逐步建立起水务部门牵头,住建、发展改革、财政、统计、城市管理、生态环境、市场监督、自然资源等部门协调联动的节水工作机制,形成共抓节水的强大合力。

  数据显示,大连市近三年财政投入节水方面的资金累计1.58亿元,城市管网漏损率降至8.12%,主城区污水处理量达3.24亿立方米,2023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7.7亿立方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0.7%。

  以水之名,共建生态宜居城市

  大连市深能环保有限公司大连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工程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项目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毗邻大海,不远处就是正在建设的金州湾国际机场。

  进入厂区,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座黑白色调的大型建筑物,干净整洁,很难将其与“垃圾焚烧”联系到一起。

  “建一座工厂,还一个公园。这是我们的企业理念。”大连市深能环保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郑玉成介绍。该公司还以其污水零排放的环保工艺,获评“大连市节水型企业”称号。

  “我们采用‘预处理+厌氧+外置式MBR(膜生物反应器)+纳滤+反渗透’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通过技术改造,将二级反渗透产水作为除盐水制备系统的原水,实现了全厂污水零排放。”郑玉成向记者介绍污水处理技术。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形成再生水,最终消耗在生产环节,从而达到污水零排放,既减少企业水费支出,又避免了废水污染地下水的风险。

  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中控室,聂洪亮熟练地操作着后勤管理系统,向记者展示医院智能节水精品示范工程。作为医院总务科工程师,聂洪亮与同事们利用有限的预算,研发、搭建起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用水监控平台,为医院节约用水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成为“节水型公共机构”典范。

  位于白云雁水公园中部的雁水湖,鸟群悠闲地在湖面上游弋。公园根植海绵城市理念,通过建设下凹式绿地、渗透沟、雨水储池、透水铺装等,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渗透蓄积,充分涵养地下水源。

  …………

  一个个精品工程,不仅引领着节水型城市建设,也提升了全社会的节水参与度。

  山海林园画,城乡水彩天。从节水型企业到节水型小区,再到节水型公共机构,大连市将节水理念贯穿于各行各业建设生产、城市经济发展、群众日常生活中,将大连打造成一座会“呼吸”的山海林园城市。

  “大连通过创新水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提升节水技术水平,全力保障城市发展和水生态环境,补齐资源性缺水短板。大连将持续深化节水行动,以水资源高效利用赋能城市发展,书写绿色低碳、人水和谐的城市新篇章。”大连市水务局党组书记王晖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4月2日

作者:李爽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24小时供水不再难

辽宁水利行政审批开启“跨省通办”

辽宁督查水利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辽宁朝阳西部供水主体工程开工

辽宁开展“节水贷”融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