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江苏

秦淮河畔福悠长

发表时间:2024-01-31
  □本报通讯员 赵彤 刘通
  一进腊月,秦淮河上的花灯就排排亮起,年味渐浓。游船上,游客们手机镜头中的秦淮河水清景美,流水蜿蜒环绕着江苏省南京市这座古老城市。
  秦淮河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支流,干流51.7千米,流域面积1751平方千米,因其纵贯全城的复杂水网脉络,治水是江苏省南京市自古至今的永恒课题。近年来,南京市按照“治理从严、文化赋能、市场反哺、机制保障”的思路,积极探索特大城市内河污染治理新路径。2023年,秦淮河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秦淮河正逐渐成为一条美丽的河、流动的河、繁华的河、文化的河、幸福的河。
  从严治理
  “三水统筹”净化金陵“血脉”
  秦淮河水系涵盖内秦淮河、外秦淮河,以及秦淮新河。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南京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重化工围江”问题严重,大量生产生活污水流入秦淮河,流域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南京市坚持铁腕治污保碧水,恢复秦淮河澄澈底色。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推行“拆、截、清、修、引、测、管、景”八字工作法,明确治理工作思路,推进流域治理;采取侵占物体拆除、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等综合措施,大力整治水环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2016年至2023年,南京市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16座,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93万吨,整治干、支流河道约160条(段)以及沿河排污口1300余个,实施生态清淤200万立方米;开展控源截污,对秦淮河干流排污口开展摸排、整治、立标,建立规范管理制度。
  如今,秦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外秦淮河七桥瓮、秦淮河干流洋桥等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
  机制保障
  还河于民共促人水和谐
  走进南京市鼓楼区智慧水务大数据管控平台中控室,墙上大屏实时动态显示着辖区内河道的各类数据信息,“细枝末节”都尽在掌握,“治水”正在向“智水”转变。当前,南京市已基本建成数智水网,大部分排水户已贴上“身份二维码”,只需扫一扫,店铺证照、经营状态、所在流域等信息一目了然;全市各级河湖长统一使用“南京河长”App(应用程序),巡河记录、问题上报、处置办理均可在线解决,巡河效率提升,河湖管护水平大大提高。
  随着秦淮河岸线整治,自然岸线逐步恢复,截至2023年年底,秦淮河自然岸线率达90.4%。南京市还结合金陵文脉,打造景观特色历史文化走廊,开展河道两岸生态景观改造工程,建设街头绿地,提升岸坡绿化,打造亲水空间,真正实现了还河于民、还景于民,实现人水和谐。
  此外,通过水陆滨河空间的融合,秦淮河沿岸完成产业绿色转型,一大批先进制造业、物流业、电子信息和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落户秦淮河畔,同时南京市还沿河打造了城市休闲文化旅游带。
  人文和经济相得益彰,软实力和硬实力相辅相成,激发出秦淮河的别样魅力,也彰显了这条历史文化名河的新时代活力。
  文化赋能
  赓续文脉再塑秦淮盛景
  得益于南京市持续开展的水生态修复,秦淮河河流自净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南京市系统构建了“长江—石臼湖—秦淮河”水系大循环,科学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循环利用,有效保障了生态水位。
  如今,每年多场大型龙舟赛事都会在南京市精彩上演,泛波水中,百舸争先。“这里每年举办的龙舟赛事高达百场,良好的水环境让外秦淮河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上黄金赛道’。”外秦淮河水上运动培训基地总经理邱健乐介绍。
  不只是龙舟运动,划桨板、划皮划艇等水上项目也瞄准外秦淮河这条“黄金赛道”,越来越多的水上运动赛事和活动在这里举办,尽显水韵南京、山水人城的独特魅力。
  秦淮河畔的秦淮非遗馆内,绒花、剪纸、风筝、花灯等传统手工艺品彰显着这座古城的文化魅力,而在不远处的“小西湖”,却充满了现代感。南京市秦淮区近年来创新载体、升级业态,聚焦年轻化审美与时尚,改造“小西湖”历史风貌区,推出“秦淮夜肆”等主题夜市,打造具有烟火气的文旅商融合消费新场景。如今的秦淮河畔,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相交融,好一派秦淮盛景。
  “赏花灯,秦淮两岸桨声灯影;闹花灯,秦淮灯船天下蜚声。”河畔传来的南京白局曲调,吸引着游人驻足赏灯。古韵悠悠又时尚满满的秦淮河,见证着古城南京的历史变迁,也诉说着人水和谐的幸福故事。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1月31日

作者:赵彤 刘通
责任编辑: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