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绘就治水兴湘新画卷
发表时间:2024-09-29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本报记者 翟文峰 王琳 通讯员 奉永成
治水是一道“必答题”。近年来,湖南以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引领,推动全省水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治水惠民,一幅人水和谐的新画卷正在三湘大地徐徐铺展……
节水优先,用好用活水资源
2023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上,湖南亮出的“节水账”得到与会专家、代表的点赞。
湖南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出台节约用水激励政策,建立全省用水定额体系和节水型灌区、公共机构、医院、节水型企业、园区等评价标准,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节约用水格局。
湖南将节约用水工作纳入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全省按流域完成主要流域、主要一级支流水量分配工作,按区域将“十四五”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指标分解到省市县三级,明确流域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
衡阳、常德、益阳、郴州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55个县(市、区)建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10年前分别下降49.8%、57.2%,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487提高到0.56。
空间均衡,以水定需构建现代水网
湖南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在时间分布上,一年中,湖南汛期降雨占全年的70%以上;在空间分布上,东南山区降水偏多,中部丘陵区及北部洞庭湖区降水偏少。
湖南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构建现代水网,推进水资源空间均衡发展。2014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资金超3533亿元,构建“四纵三横、一圈两带”现代水网。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从2014年的292.66亿立方米提高到2023年的528.7亿立方米,现代水网主骨架大动脉已具雏形。
在“大动脉”带动下,灌区“中枢血管”和直达田间地头“毛细血管”更畅通。湖南对207处大中型灌区实行配套改造和现代化改造,累计增加有效灌溉面积433万亩,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2023年,湖南6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三年行动,为助力乡村振兴和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提供“水保障”。
系统治理,人水和谐万象新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岳阳市君山华龙码头,嘱托湖南“守护好一江碧水”。
湖南坚持“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治,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湖南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实现“从区域到流域、从大江到小河”所有河湖全覆盖。一大批河湖顽疾得到整治,越来越多的河湖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湖南河湖长制工作连续四年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治水理念大跃升,江湖万里水云阔。湖南水环境质量大幅度改善,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提升至98.6%,“水美湘村·移民美丽家园”美不胜收,水土保持质效提升,水电绿色发展成色十足。
护江河安澜、保旱涝无虞是湖湘儿女最大的期盼。湖南全面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强化“四预”措施,贯通“四情”防御,牢牢守住水旱灾害防御底线。近10年,累计除险加固病险水库9567座,完成涔天河水库扩建、黄盖湖防洪治理等工程,统筹推进灌区、涝区、中小河流、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建设。
两手发力,深化改革兴水利
2023年,“湖南水权交易大厅”平台正式上线,全年交易水量1308万立方米。长沙县桐仁桥灌区结算回购节余灌溉用水权664万立方米,实现了政府、供水单位和农户“多赢”。
湖南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大力推进水利改革,激活“一江一湖四水”。
以“政府之手”促发展。全省水利系统把准定位,在履行好水行政管理职能的同时,优化涉水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流程,政务服务事项时限再压缩、审批大提速。全面加强水利法治建设,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湘江保护条例、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相继出台,为水治理搭建起“四梁八柱”。
以“市场之手”添活力。湖南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省水权水市场、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向“深水区”挺进。当地通过扩大专项债券、金融信贷和社会资本,吸引更多市场主体投入水利项目建设,财政资金、金融信贷、社会资本共同发力的水利投融资格局初步形成。
三湘大地因水而灵动,一江碧水浩荡奔涌新征程。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9月27日
作者:翟文峰 王琳 奉永成
责任编辑: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