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湖南

春暖潇湘 碧水入江

——探寻幸福河湖建设“湖南路径”

发表时间:2024-04-23

圭塘河井塘段项目治理后 本报通讯员 肖紫薇 供图

  □本报通讯员 肖紫薇 翟文峰 胡志刚
  “好在湘江水,今朝又上来。”春和景明,湘江水暖,湖湘大地上流淌的一河一湖,不仅承载着三湘儿女的诗和远方,更是这片土地经济发展的命脉、生态文明的基石。

  近年来,湖南省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多措并举打好河湖保护与治理的“组合拳”,让绿色成为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从“一声号令”到“全民共治”

  2017年4月,湘潭市总河长签发“总河长令”,开启了由河长下令推动解决河湖各类突出问题的先河。同年6月,湘潭市“民间河长”组织正式成立。同题共答,双向“奔赴”,湘潭全域掀起了全民护水的热潮。

  翻开《湘潭民间河长工作手册》,花名册上记录了7支中队500多名“民间河长”的信息。

  2023年11月,全国第十一届“母亲河奖”表彰决定公布。湘潭市“民间河长”办公室主任张一彬荣获“绿色卫士奖”。

  “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湘江边的湘潭人,当我看到母亲河中的‘七彩污水’横流,便萌生了要成为一名‘民间河长’的想法。”张一彬介绍,如今,湘潭市“民间河长”有近2000名,“一江两水”(湘江、涟水、涓水)每公里就有一名“民间河长”。

  “‘民间河长’就像河长的‘哨兵’和‘千里眼’。”湘潭市河长办服务中心主任欧阳晓说。

  聚焦“一江两水”,湘潭市着力打造了河长制的智慧升级版。全面启用智慧治水App(应用程序),实现了市县乡三级河长巡河打卡、发现问题、交办整改的闭环管理;构建“河长+河长助手+“民间河长”+河道警长+河道检察长”的管理体系,织紧织密了河湖管护的“安全网”“责任网”。

  整治河湖库“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783个,拆除网箱4.3万口,取缔砂场102个,拆解或变卖采砂船107艘,整治湘江非法码头渡口30处……重拳出击力除沉疴,滨水岸线焕然一新。“守护好一江碧水,写好河湖文章,永远只有‘进行时’。”湘潭市水利局副局长马华明介绍。

  从一地之治窥全域之效。湘潭市河湖面貌持续改善取得的成效,是湖南省奋力守护好绿水青山的一个缩影。在“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精神指引下,湖南坚持强化制度引领,高位推动,全力构建水利牵头、部门协同配合以及省级统筹、市县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省市县镇村5级河长共同勾画出了合力建设幸福河湖的最大同心圆。

  施“一河一策”促“美美与共”

  “牛奶渠”“臭水沟”——2017年以前,湘潭市岳塘区的居民给家门口的爱劳渠取了这样的名字。

  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爱劳渠,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企业废水、生活污水持续不断地排入,爱劳渠水质下降、逢雨必涝。

  家门口的河流湖泊,寄托着人民群众对“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美好生态的向往。“爱劳渠是湖南水体治理难啃的‘硬骨头’。”岳塘区水利局局长刘歆介绍,“水体黑臭表象在河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

  2017年,爱劳渠开启了它的“蝶变”之路。28个子项目、41.5公里截污管网开工建设,清淤15.2万立方米,消除487个沿渠道排污管口……湘潭市按照“流域化、系统化、源头化”的治理思路,统筹“水体治理、防洪排涝、海绵城市、提质增效”等要求,制定“一渠一策”实施方案,对近渠地下管网以及雨污分流进行了改造,从根源上破解了“黑、臭、脏”的治理难题。

  随着治理的不断升级,如今爱劳渠摇身一变成为居民区里的一条生态长廊。岳塘区依托爱劳渠水体综合治理,打造了“河长制公园”。公园自2023年底投入使用以来,已成为周边居民休憩游玩的场所。

  近年来,湖南坚持一河一策、靶向施策,因地制宜打造流域治理示范河湖、样板河湖,在中小河湖、农村河湖建设“一乡一亮点”“一县一示范”样板河湖9000多条(段),并结合各地实际,与中小河流治理、水美乡村建设、水系连通工程、岸线整治项目、水利风景区创建、河长制主题公园建设等有机结合,推动幸福河湖建设多点开花——

  在涟水,湘潭市通过实施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环境提升、文化传承、配套设施五个方面的幸福河湖工程,彻底改善了河口段设施差、环境差、效果差的问题;

  在涓水,湘潭县易俗河镇按照河流顽瘴痼疾整治方案、“清河净滩”行动的指导,行铁腕举措,持续加大对样板河的治污力度;

  在水府庙水库,湘潭与娄底两市建立库区联防联控联治协作机制,形成了绿水青山的良好生态格局,被列入湖南省“美丽河湖建设优秀案例”。

  在浏阳河,在沱江,在渌水……有力有效的举措不胜枚举,不同的笔触在三湘大地各处绘就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态画卷。

  复青山绿水 溯幸福之源

  “碧水无波与镜同,栋栋高楼湖底沉。”“小桥流水潺潺过,家园无处不匆匆。”在长沙市雨花区圭塘河羽燕湖畔的“和+”共享图书馆里,有这样几本留言簿,密密麻麻地记录下了此处读者的所闻所感。

  圭塘河发源于长株潭绿心石燕湖,绵延28.3公里,是浏阳河汇入湘江前的最后一条支流。曾经,污染物直排入河,河道改道生态自净能力下降,导致圭塘河一度被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名单。

  如何改变?“我们从体制机制入手,整合多方力量,变‘九龙治水’为‘一龙统筹’。同时,采用全流域规划、分段治理,对圭塘河源头段、羽燕湖段、井塘段等河段采取不同的培育模式。”雨花国资集团相关负责人陆文钦介绍。2016年,圭塘河流域综合治理指挥部成立,圭塘河流域管理办法、圭塘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纲要及专项方案相继出台。

  不仅如此,智慧手段的运用为圭塘河的保护治理添上了更为坚实的羽翼。

  只需轻点鼠标,圭塘河流域智慧水务平台便可实时展现水体水质、雨量、水量数据。这些数据每5分钟自动更新,在汛期或雨天,进一步确保了“海绵城市”截污处理的平稳运行。

  “我们利用截污干管收集生活污水,送往污水处理厂。确保水体无黑臭,小雨不积水,大雨无内涝。”现场技术人员熟练操作键盘,“为了让雨水污水各行其道,当降雨量超出截污能力,水发生溢流,就会进入地下蓄水池净化处理;如果溢流持续,地表6个生态滤池会将污水净化后,再流入圭塘河。”

  2023年,圭塘河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目前,圭塘河水质已基本稳定在Ⅲ类标准,以圭塘河水系为纽带的环河“绿道网”、社区“健身圈”、儿童“游乐场”、市民“文化屋”串珠成链,让市民真正拥有了家门口的“幸福河”。

  一湖碧水复又回。湘江的绵延流淌,洞庭湖的壮阔无垠,橘子洲的静谧安宁,共同勾勒出三湘大地上一幅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如今,为促进人水和谐、建设幸福江河,守好“绿水青山”,湖南正奋力书写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新时代答卷。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4月23日

作者:肖紫薇 翟文峰 胡志刚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老渡槽的春灌“首秀”

当好新时代水利“螺丝钉”

寻绿沱江

湖南:抓实抓细各项防御措施 积极应对新一轮强降雨过程

湖南:全力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