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湖北

治水兴水 润泽荆楚

发表时间:2024-08-28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风光旖旎 本报通讯员 邹幼勤
碧水环绕的应城市黄滩镇赤岸村景美如画 本报通讯员 白晓东

  □本报记者 孟梦 通讯员 任昱源 艾红霞
  湖北是拥有长江岸线最长的省份,也是三峡库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库区所在地,治水兴水是关乎湖北发展的重要课题。
  十年来,湖北省水利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不懈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牢牢守住水安全底线,为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和长江大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护江河安澜
  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湖北是长江的行洪走廊,每年承纳的过境客水流量达6000多亿立方米。
  防汛历来是湖北“天大的事”。湖北水利部门坚持底线思维、风险意识,科学研判雨情水情旱情趋势,及时调度水库预泄预排、削峰错峰、调水补水,防灾减灾成效显著,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0年,在全省梅雨期降雨总量超过1998年和2016年、江河湖库频频告急的情况下,湖北水利部门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拦、分、蓄、滞、排”,确保江河干堤安然无恙,大小湖库安全度汛,因灾损失较1998年和2016年大幅度下降;面对2022年发生的1961年有完整实测资料以来最严重长时间气象水文干旱,湖北水利部门及时调度水库放水、泵站提水、涵闸引水,有效保障农业灌溉和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湖北省有水库6921座,水库安全度汛历来是防汛的重点。
  突出“防”字。十年来,湖北先后完成8批次447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完成4629座水库安全鉴定,基本做到了应检尽检;升级“荆楚水库”监测平台,充分发挥水库在防汛中的“王牌”作用。
  突出“建”字。2020年,湖北基本完成所有水库雨水情测报和重要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2021年,湖北启动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升级改造。
  突出“管”字。湖北5个县获水利部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3座水库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工程评价,131座大中型水库和50个小型水库样板县通过省级评价。
  蓄滞洪区被称为洪水防御的“底牌”,与两岸堤防、水库群一起被誉为长江防洪的“三大法宝”。
  十年来,湖北谋划、建设蓄滞洪区工程8个,累计完成投资约88亿元。同时,湖北重点推进汉江及长江其他主要支流堤防加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三峡后续工作长江中下游影响处理湖北段河道整治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近500亿元。
  目前,湖北境内长江、汉江干流重点河段防洪标准达100年一遇,大中型泵站、灌区全面提档升级,排灌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保护水生态
  绘就人水和谐新图景
  初秋时节,在武汉市东湖、南湖岸边,市民们休闲赏景,乐享河湖。
  十年来,湖北坚持以创新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全面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让一条条江河成为惠泽百姓的幸福河。
  长效护水,河湖面貌焕然一新——
  湖北水域总面积2706平方公里,列入省级名录保护的湖泊755个、规模以上河流4230条。
  如何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湖北全面建立河湖长制体系,组织实施7个碧水保卫主题行动。目前,全省3.8万名河湖长纳入河湖长制责任链,已排查整治河湖库“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7000余个。
  十年来,湖北开展斧头湖、梁子湖、洪湖、汈汊湖、长湖五大湖泊退垸(田、渔)还湖,共计还湖245平方公里;通过截污治污、江湖连通、河湖清淤、湖水置换等措施,实施东(湖)沙(湖)连通,鲩子湖、黄石磁湖等湖泊水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2023年10月,湖北印发《关于加强湖泊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围绕五大重点任务,系统推进湖泊治理,加强功能保障,保护改善湖泊生态功能。
  保护生态,守护绿水青山——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十年来,湖北以丹江口库区、三峡库区、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等国家级水土流失防治区为重点,重点抓好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建设。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下降到2.99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83.91%,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趋势持续巩固。
  以山青、水净、村美、民富为目标,湖北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发展培育秭归脐橙、随县油茶等特色产业,先后建成蕲春龙泉庵、夷陵墩子河、远安鹿苑河等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高效节水,精打细算用好水——
  十年来,湖北坚持节水优先,全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纵深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省38个县(市、区)被水利部命名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县级行政区建成率达35%以上。
  用水少了,效益高了。湖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由2012年的129立方米降至2022年的6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12年的115立方米降至2022年的50立方米。
  清水润民心
  乡村振兴注入“水”动能
  小小一滴水,关乎大民生。
  从“有水喝”到“喝好水”,湖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从“面的覆盖”迈向“质的提升”,成为受益人口最多的民心工程。
  湖北先后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安全饮水提标升级工程,总体实现现行标准下省域43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全覆盖。
  近年来,湖北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全力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工程供水人口比例分别为95.8%、81%。
  “有收无收在于水”,水利为粮食连年丰收作出重要贡献。
  灌排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十四五”期间,湖北共有10处大型灌区、83处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与新建扩建项目纳入全国“十四五”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实施方案。预计项目改造后,将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2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88万亩,新增节水能力10.62亿立方米,新增粮食产量6.1亿公斤。
  工程管护水平不断提升。湖北出台省级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护的指导意见、监管指南,定期开展暗访抽查,建立完善的管护制度和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的监管体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护效果明显改善。目前,湖北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537,用水效率显著提高。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8月28日

作者:孟梦 任昱源 艾红霞
责任编辑:罗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