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社会参与 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
发表时间:2024-02-22分享到:
复制链接成功
□湖北荆门市市长、总河长 陈家伟
2023年,湖北省荆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新时代治水方针,牢牢扛起河湖治理政治责任,在探索中求突破、求创新、求实效,以水环境整治、河湖生态保护、水系连通为抓手,不断强化流域综合治理和河湖岸线管控,全面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走深走实。
2024年,荆门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尤其是李国英部长关于“全面强化河湖长制”的重点工作部署,充分领会新要求、新形势,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筑牢长江中游生态屏障目标不动摇,推动河湖长制各项部署全面落实、终端见效,在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上持续加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水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搭建协同治水“连心桥”,解决“谁来管”的问题
荆门市落实党政全员全责,紧扣“党政责任制”,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班子全员上阵,领衔、领责河湖长制工作,统筹治理管护事宜和责任。做实河湖长领责尽责,通过推进总河湖长和联系单位述职制度,实行河湖长制工作月调度督办、季通报观摩、年考核排名,让河湖长推动河湖治理管护“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绩可考”。压实部门履职担责,各级职能部门挺在河湖管护一线,履行涉及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等日常管理和专业巡查职责;各级联系部门主动靠前服务河湖长,在常态长效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夯实河湖长制平台拓展,深化完善河湖长制联席会议制度,健全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将联席部门覆盖范围扩大到党委部门,形成河湖管护合力,架起党员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绘就社会参与“同心圆”,解决“怎么管”的问题
荆门市围绕生态环境治污、水资源保障治水、人居环境提升,重点建设生态湿地、蓄水坑塘、灌溉沟渠等设施,补齐绿色基础设施短板。通过清淤疏浚、除杂清障、坡岸整治、补种植被等生态修复措施,打造“碧水蓝天、岸绿花香”生态网。聚焦建设美好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深入开展清保行动,将农村沟塘堰渠纳入河湖长制管理体系,用好保洁人员公益性岗位。探索设立“党员河湖长”“河湖卫士”,巩固提升以“民间河湖长”为主体的社会监督参与体系。助推涉水施工企业认领、认管河湖,发挥“河小青”等群团组织作用,推动由“增量”向“提质”转变。因地制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聘用专兼职巡河护河员等方式,完善河湖管护长效机制。优化“河湖长积分制应用程序”经验做法,持续打造小微水体“一村一品”,不断增强老百姓择水而居、临水而憩的幸福感,齐心协力画好“同心圆”。
织牢生态河湖“幸福结”,解决“管得好”的问题
荆门市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利用报刊网等多种载体,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宣传最美河湖卫士典型案例,增强社会公众河湖管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围绕流域综合治理,强化110个水环境质量跨乡镇断面监测考核结果运用,倒逼各地“最后一公里”责任落实。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完善监督体系,发动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加大对问题河湖、河湖管护责任主体履职社会监督力度。设立激励机制,鼓励公众举报河湖违法行为和水环境污染事件,适时适度曝光涉水违法行为,强化警示教育,提高河湖生态保护能力。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基础上,荆门市探索创建符合各地实际的河湖管护模式,以推进“幸福河湖建设”为重要抓手,引导建立河湖管护“村规民约”,通过湾组夜话、红色楼栋议事会等方式,调动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河湖管护热情,织牢织密人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幸福结”。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2月22日
作者:陈家伟
责任编辑: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