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广西

双台过境砺尖兵 水文担当守安澜

——广西百色水文全力迎战“桦加沙”“博罗依”双台风纪实

发表时间:2025-10-04

  □通讯员 林红梅 

  9月的右江大地,因“桦加沙”“博罗依”双台风接踵而至被笼罩在风雨之中,连续十几条河流超警……面对这场防汛“大考”,在与洪水的竞速较量中,百色水文全体干部职工闻“汛”而动,中心领导班子靠前指挥、昼夜值守,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以实际行动践行水文人的使命担当,让党旗在防汛测报一线高高飘扬。

  靠前指挥  筑牢防汛“指挥中枢”

  9月29日深夜,全市防汛测报的“指挥中枢”——百色水文中心水情值班室灯火通明。

  “必须在‘博罗依’带来新一轮降雨前,把防御关口前移,应对台风‘车轮战’!”中心主任唐雪军强调。 在台风“桦加沙”生成初期,百色水文中心领导班子迅速召开专题部署会,启动应急研判机制。依托百色预警系统的“最强大脑”,带领技术骨干分析台风移动路径与历史水文数据,结合卫星云图和实测雨水情数据,精准分析洪水演进趋势,预判桂西流域洪水态势,针对台风预计到达时间、影响范围、可能带来的危害,第一时间启动水文测报应急响应,为防汛工作抢出数小时“黄金准备期”。

  面对“前台风未走、后台风又至”的紧迫形势,百色水文中心第一时间吹响应急响应“集结号”。9月29日9时启动百色水文测报Ⅳ级应急响应,9月30日6时升级为Ⅲ级应急响应,9月30日17时升级为Ⅱ级应急响应。同时,派出8支水文应急监测组,赶赴德保、那坡、靖西等受暴雨影响较大的县域驰援。

  截至9月30日17时,百色水文中心及各水文中心站累计启动和升级应急响应18次,发布各类洪水预警20次,编报水情服务信息60期,发送重要水情短信14504条,发布12379全网短信1次,成功叫应相关防汛单位78人次。这一串串不断刷新的数字,化作地方政府科学研判汛情、精准调度抢险力量、高效转移受威胁群众的“千里眼”“顺风耳”,为防灾减灾赢得了宝贵时间。

  尖兵逆行  与洪峰竞速

  9月29日晚上,桂西雨势骤然加剧!

  险情在多地同步上演!

  受强降雨影响,9月30日8时,日雨量超过100毫米以上的站点达到123个。17时,15条河流的16个水文站水位相继突破警戒线。其中,鉴河荣华站、百南河百南站均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洪水,驮娘江瓦村站与历史最大洪水基本持平。

  “水位涨得很快,马上组织应急队员去德保、那坡、靖西驰援。”指令刚传至应急队伍,“我去!”“我去!”应答声此起彼伏。

  驰援路上却面临重重阻碍。郭日晶、杨玉元、龚然会赶往德保县荣华乡荣华站开展洪水应急监测,可连日暴雨引发山体滑坡,早已将路封得严严实实。三人先后尝试燕洞至通怀、县城至云梯、足荣至陇常的三条路线,都被塌方滚落的巨石与连根拔起的树木阻断。在足荣至陇常路段,距离荣华水文站仅10公里处,却横亘着一片齐刷刷倒伏的树木,三人发现了一辆被困在此地的皮卡车。经过短暂的交流后,他们与车主一起将挡路的多棵树逐一拖移,最终在阻路的树木中开辟出一条前行通道。

  那坡县城水文站的监测现场,站网科副科长杨柳英与队员孙蓦正与洪水展开“拉锯战”。两人赶到时,洪水已漫过堤岸形成漫滩,距离监测站点不足200米的道路被洪水彻底淹没,水面下坑洼难辨。

  “扛上仪器,拿棍探路!”杨柳英话音刚落,两人已跳下车,仪器箱往肩上一扛,各握一条木棍探着路往前挪。浑浊的水没过小腿、没过膝盖,平时几分钟的路,两人走了整整35分钟。抵达站点时裤腿已湿透贴在腿上,鞋子进满了泥沙。

  测完第一组流量数据时,守在站外的司机杨保卫打来电话:“水已经淹到腰了,你们小心!”两人深知数据对防汛决策的重要性,可没想到洪水涨势更猛,道路积水最深处已没过脖子,返程之路被彻底切断。“趁天黑前再测一组,等水退一点再想办法出去!”两人咬着牙,坚持留在站点连续测完了5组流量。

  在那坡水文中心站,黄正伟、李云鹏两位年轻人正面临着“数据精准度”的考验。面对流速3.2米每秒的湍急水流,两人采用“电波流速仪测流+传统流速仪复核”双保险方式,确保数据可靠。

  德保、靖西多地站点遭遇建站以来最大洪水,苏元鸣、农诗妮、杨通进承担3个站点的应急测报任务。农诗妮的家就在德保县龙光乡,正是本次暴雨洪水的重灾区。洪水早已漫过进村道路,形成一道“隔绝带”,家中父母、奶奶被困,她满心牵挂却始终坚守岗位,每完成一个站点测报,就立刻打电话询问家里情况。

  抵达下甲水文站时,雨势突然变大,杨通进裹着雨衣仍浑身湿透,全力配合测验。不料,走航ADCP突发故障,苏元鸣在没有专业工具的情况下,用随身带的指甲钳剥掉线皮,将断落线路直接接至蓄电池,成功修复设备,三人顺利完成测验后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站……

  坚守攻坚  筑牢数据根基

  一线抢测不停,后方攻坚同样关键。

  靖西水文中心站的办公室里,灯火彻夜未熄。站长韦世凤与兰美标,连续坚守两天两夜,双眼布满血丝却毫无倦意。两人默契分工:一个紧盯监测数据发布预警,一个分析水情趋势制作预报。副站长班素哈与职工邱吉伟也未敢合眼,在岗位上坚守一整夜。天刚亮,两人顾不上休整,便扛起设备奔赴一线监测数据。

  已退居二线的原水情科科长、中共党员黄祥仕,主动扛起数据分析重任,强降雨期间,他在值班室里连续作战,紧盯雨水情监测系统屏幕,逐一核实16个超警水文站点数据,发现并修正多处异常数据,为前方测报和后方防汛决策扫清了关键的“数据障碍”。

  9月30日清晨,刚结束通宵值班的预报新人朱利云,揉了揉眼睛,又投入到新一轮会商。她的桌角,还摆着一盒泡胀的方便面……

  在此轮洪水测报过程中,百色水文系统8个应急组火速驰援,28人下沉水文测站前线,完成了15条河流16个水文断面的应急监测,为精准开展洪水预报预警提供了数据基础。

  10月1日凌晨,当国庆的第一缕阳光照亮右江大地,15条超警河流的水位开始陆续回落。

  风雨过后见晴空,洪峰退去显担当。在靖西水文中心站,韦世凤和同事们仍在监测水位变化,记录着洪水消退的数据。连续奋战近36小时的他们,脸上带着疲惫却充满欣慰:“只要群众安全,再苦再累都值得。”这是全体百色水文人心底最朴素的信念。

  在“桦加沙”“博罗依”双台风防御战中,百色水文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用坚守诠释担当,用奉献践行使命,在风雨中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汛减灾“水文防线”。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10月4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