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待旦守江河 不辱使命战洪峰—— 甘肃水文系统8月抗洪纪实
□特约记者 董志洋 通讯员 寇德峰 柴小辉
8月以来,受陇东南地区连续大范围持续强降水影响,甘肃省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发生流域性洪水过程,嘉陵江、洮河、泾河、渭河等主要河流以及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达溪河等支流共15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多地暴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在防汛抢险救灾的一线,作为江河的把脉人、防汛的尖兵和耳目,甘肃水文人不辱使命,尽锐出战,如中流砥柱,屹立于滔滔激流,谱写了一曲尽忠职守、不畏艰险的抗洪战歌。
上下联动,未雨绸缪
“七下八上”历来是防汛关键期,甘肃省水利厅多次召开会议对主汛期水文测报工作安排部署,要求省水文局与基层水文局强化水情会商,紧盯降水预报,预判降水落区与走势,精确预测预报。全省水文系统严阵以待,技术骨干下沉支援测报一线,测站职工坚守阵地,全系统如同一辆高速运转的战车,在资金、人员、物资、仪器设备等各方面扎实做好了与洪魔抗争的准备。
齐心协力,共战洪峰
8月中旬,覆盖陇东南的强降雨范围广、强度高、持续时间长,其降雨量前所未见,陇南、天水、临夏、平凉等地河流水位全部超警。各地水文人高度戒备积极应对,通宵达旦驻守河畔,24小时高强度运转,紧锣密鼓开展水文测报工作。洪峰到来,测流、取沙、计算、分析、上报,一条条凝结着水文职工辛勤汗水的水情实况信息、预警预报信息接连不断地推送到省政府、水利厅、应急厅、前线指挥部领导的手机上,为防汛抢险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快速反应,紧急驰援
8月17日,持续的暴雨和高水位致使陇南文县等地发生山洪、泥沙流、堰塞湖等灾害。面对涨势凶猛的洪水,驻守当地的水文职工按照测洪方案和应急预案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测验、发报,测验、发报……昼夜不休。测验仪器设备故障、水面漂浮物多、停水断电,各种困难接踵而来,大家沉着应对,边测验边分析边总结经验。危急时刻,省水利厅派出由省水文局主要负责人带队的水文应急监测队连夜出发,携带应急测验设备紧急赶赴陇南防汛抗洪一线,前往碧口水库指导协助泄洪调度;陇南、临洮、天水等勘测局纷纷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技术力量支援一线测站,协助完成测报任务。
直击现场,精准测报
泥石流导致白龙江上游迭部县多儿沟出现堰塞湖,18日9时堰塞湖溃坝,白龙江水位不断上涨。
16时舟曲站测得流量644m3/s,17时流量702m3/s,17时48分达到740m3/s……舟曲水文站所测流量不断刷新。舟曲站有正式职工2人,站长王繁的妻子汪国芳已经退休,危急关头她毫不犹豫加入测洪战斗,同时肩负起后勤保障,一如在岗时多年所做,保证测站职工辛苦劳累后有热饭吃有热水喝。
文县站站长刘霞组织职工一边妥善转移测验仪器设备,一边紧急开展水文测验,在17日晚22:30测得1270m3/s,超历史调查和实测最大记录。
洪水一泻而下,尚德镇被洪水围困,尚德站加密测次,水情报文不断刷新记录,17日20时他们报出最大洪峰流量2780 m3/s,超过历史记录极值。随后,这个水文站与外界彻底失去联系,至20日16:58才再次建立联络。
谈家庄站是嘉陵江上的甘陕两省省界站,每达到一次暴雨加报标准需要同时向上级和下游拍报。站上4名职工严阵以待,一小时一报,同时发报省水文局、陕西、四川水文部门,工作量翻倍。至17日14时,实测洪峰峰顶4570 m3/s,为嘉陵江上游防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谭家坝站测验河段被淹,无法使用铅鱼测流。水文职工们就用木棍绑上带小灯泡的气球当浮标,顺利测得洪水起涨过程。小镇断电,职工们用蜡烛照明,按时完成各类记录,17日23:00实测最大洪峰流量达3280 m3/s。
8月14日以来,西和县等地单日降雨量超过50mm,西汉水水位上涨,天水水文局礼县站、大桥站均发生较大洪水过程,水文职工争分夺秒抢测宝贵的数据,西汉水大桥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1630m3/s,超历史最大记录。
洮河8月11日20时出现今年首轮洪峰过程,李家村水文站实测洪峰流量719m3/s,达到蓝色警戒。水文站职工日夜不眠连续测报。18日,九甸峡水库泄洪,洮河下游水位暴涨,李家村站流量从592m3/s飙升至836m3/s,超过蓝色警戒值711m3/s,接近5年一遇洪水。按照泄洪通知流量推算,李家村、红旗站,将出现超1000m3/s的洪峰流量。临洮水文局正严阵以待对,力战新一轮洪峰。
平凉的达溪河灵台站8月16日发生入汛以来最大洪水过程,平凉水文局迅速派驻骨干进行支援,按照水情预警发布规定接连发布洪水橙色、红色预警,17日0时10分实测流量已达到441立方米/秒,接近五十年一遇洪水。
全省水文站测报数据汇聚至省水文局水情科,自进入汛期以来,水文局全体干部职工轮流值班值守水情机房,24小时紧盯预警预报系统,确保水情数据传输通道顺畅,预警信息发布及时。截至18日,省水文局和各勘测局共发布水情预警次59次,水情实况信息200余条,水文预报36份,向省政府、省水利厅、应急厅等发送传真300余份。及时分析研判水情,发布水情专报2期,各类临时水情分析材料20余份,为全省防汛抢险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
积极自救,重整待发
目前,覆盖陇东南的强降雨基本结束,白龙江、白水江、渭河、西汉水等河流水位逐渐回落,水文测验设施设备受损严重。据统计,此次强降雨和洪水过程中我省共有33处水文站、81处中小河流水位站、109处配套雨量站遭受严重损毁,包括生产业务用房、测流缆道、观测道路、水位计基座等测验设施及部分仪器设备被洪水冲垮冲毁,极大影响了水文工作的正常开展。
陇南、天水、临洮、平凉等水文局已及时开展洪水调查和生产自救工作。各地水文职工正抓紧清理测验河道断面、补设观测水尺、启用备用测流手段、开展定点洪水调查,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确保水文测报工作正常继续,为迎战下一轮雨水过程做好充足准备。
洪水退去,江河涛声依旧,防汛尚在关键期,水文人克服100多个小时连续作战的疲惫,有序开展洪水调查、生产自救等工作,坚持做好水文测报,以实际行动,践行水文使命与担当。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20年8月27日
作者:董志洋 寇德峰 柴小辉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