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广东

广州增城区:“一村一策”巧治水

发表时间:2024-04-17

  □本报通讯员 冯汉华

  “以前污水排出之后污染河湖,环境非常差。现在房前屋后都铺设了污水管网,村里也铺上了水泥地,既保护河湖,又方便生活。”家住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深涌村的叶阿姨说。

  近年来,广州市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切入点和支撑点,切实贯彻“百千万工程”部署,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增城区立足农村实际,制定“一村一策”治水方案,坚持低成本、生态化、可持续治理原则,创建了集中式设施、分散式设施、资源化利用等治理模式和“区排+农户”运维模式,打造了一批模式适用、成效突出、可推广应用的治理模板,在广东省形成示范效应。目前,增城区3499个村落中,约38%的村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范围,约22%的村通过303座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污水处理,约40%的村采用污水资源化利用(或自然生态消纳)模式进行治理。

  在增城区朱村街道联兴村茶田社,“厌氧池+人工湿地”组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嵌在农田里,与周围的美人蕉和风车草形成一处微景观。据广州市污水治理工程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人工湿地属于潜流湿地,地面看不到水,植物之下就是砂石,不会滋生蚊虫,也不会发出异味,在保护水质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周边村民的影响。实际上,污水并不是靠植物来处理,而是靠砂石表面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来处理,植物的根系在一定程度上能给微生物供氧,加快污染物的分解,从而确保排放水质达标。在自然生态消纳的处理模式下,污水得到集中处理,村内“小微水体”得到有效保护。

  这块人工湿地旁就是农田和灌溉渠,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排入灌溉渠,供村民浇灌农田,真正实现循环利用。

  农村污水处理,建设管网和设施后,如何管养是关键。为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智慧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广州市水务局开发了“广州智慧排水信息系统+农污巡检”App(应用程序),“一张图”掌握全市农污设施状态、巡检履职、问题整改等流程环节,实现管理流程全覆盖、可追溯、可倒查。针对App使用,增城区河长办还组织开展河长业务培训,并将河长巡河率、办事效率等纳入考核。与此同时,增城区进一步升级优化“智慧排水”系统平台,录入全区农村生活污水管网3515公里,农污设施303个,资源化利用设施1013个,实现监督、巡查、整改等管理事务“一目了然”;搭建了增城区智慧水务调度中心智慧排水系统,逐步实现“源头—管网—厂站”运行调度于一体的精细化管理格局。区河长办压实各级河长责任,将河长责任河湖关联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纳入巡查范围,要求镇、街道级河长每半月现场巡查一次,村级河长每周现场巡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协调解决。

  增城区仙村镇深涌村坐落在一个四面环水的冲积岛上,这里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是闻名遐迩的“马蹄之乡”。深涌村的居民几百年来都以种植马蹄为主,这里产的马蹄以个大、甜爽而久负盛名,成为驰名品牌。

  走进深涌村,水质清澈的风水塘旁边有一个集装箱大小的“房子”——MB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这种一体化处理设备相当于一个简易的小型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清澈无异味,排进村里的风水塘和河涌。污水治理工程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村子处于东江流域,水质要求较高。原来只有一个简单的厌氧池,处理后的污水不能稳定达标,所以就进行了提标改造。”一体化处理设备于2023年11月底完工,今年2月通过了验收,出水水质达到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

  完善的农村污水处理管网和设施,极大地提升了村容村貌和生活环境。“为保护村里的水体,我们已经建起了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实现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后,水环境确实更好了。”深涌村党支部书记叶松光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4月17日

作者:冯汉华
责任编辑:王瑜

相关新闻:

书写新时代治水兴水广东答卷

广东:优化专项债申报模式 做好专项债过程管理

广东水利部门全力做好编号洪水防御工作

打造绿美碧带 建设幸福河湖

广东湛江市首个节水教育示范基地“开门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