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 > 北京

永定河北京段水毁修复工程基本完工,行洪功能已恢复

全力以赴 守护安澜

发表时间:2024-05-23

在永定河干流堤防水毁修复工程现场,工人师傅正在进行收尾工作

  □本报记者 刘帅冶 文/图

  初夏,永定河畔生机盎然。修复一新的北京市永定河卢沟桥拦河闸下游分水堤上,施工人员挥汗如雨,全力进行工程收尾作业。

  受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影响,永定河北京段部分堤防等水利设施遭到严重损毁。截至目前,永定河北京段各项水毁修复工程基本完工,6月1日前将投入使用,永定河北京段已恢复正常行洪功能。

  争分夺秒推进工程建设

  “在‘23·7’洪水中,永定河干流约有1.4公里的堤防受到冲刷。”北京市永定河管理处副主任杨连生介绍。

  “当时,卢沟桥拦河闸最大洪峰流量达到4650立方米每秒。洪峰漫过了位于拦河闸下游的部分分水堤,有长约100米的土堤被冲毁。”杨连生说,“令我们欣慰的是,永定河干流主体堤防没有发生损毁,经受住了考验。”

  洪水过后,北京水务部门对损毁水利设施进行应急抢修,并于汛后对永定河各项水毁工程开展修复。

  去年入冬后,卢沟桥拦河闸下游分水堤修复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时间紧、任务重,冬季是堤脚施工黄金期,必须争分夺秒,赶在春季补水前完成施工。”杨连生说。

  “春季补水后,施工场地的地下水水位会上涨,对堤脚施工极为不利,会影响整个工程进度。”永定河管理处卢沟桥分洪枢纽管理所副所长郭一健说,“去年冬天,北京气温降至零下十多度,时不时还会赶上大风。”

  “我们心中有热情,更有责任!”杨连生回忆起当时的景象,“工地上人数最多时有几百人,大家不畏严寒,克服一切困难,坚守岗位。”

  “分水堤修复现在已基本完工,平整土地等收尾工作也即将结束。”杨连生看着眼前坚固的分水堤说,“为了保障首都防洪安全,一切都是值得的!”

  科学统筹谋划治本之策

  在位于卢沟桥水利枢纽下游的永定河滞洪水库退水闸,工作人员正在闸室操作间,对新安装的自动化设备进行调试。

  “开始提升5号闸门,提升高度100厘米。”操作指令发出后,工作人员随即按动鼠标。

  “轰隆隆……”轴承转动声从室外传来。

  透过监控屏幕,只见5号闸门缓慢提起,阳光一点点从缝隙中照射进来。

  永定河滞洪水库包括大宁、稻田和马厂3座水库,功能均以防洪为主。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北京市水务局按照水利部统一调度,果断启动大宁、稻田、马厂3座水库,拦蓄洪水7500万立方米,使洪峰流量由卢沟桥站的4650立方米每秒,降至北京崔指挥营出市界的1930立方米每秒,为下游防洪抗洪赢得时间空间。

  “‘23·7’洪水对滞洪水库连通闸、退水闸下游的堤坡、海漫进行了严重冲刷,造成部分损毁。”永定河管理处滞洪水库管理所所长黄勇介绍。

  永定河滞洪水库水毁修复工程2023年11月开工,2024年5月10日正式完工。工程主要对水毁的堤坡、海漫进行恢复重建,并更新改造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刚刚进行测试的自动化设备,是我们此次水毁修复工程的重点之一。”黄勇说,“过去,想要提闸,必须先在上下游安排专人巡查,并且需要人工操作提闸。”

  看着眼前屏幕上简明的操控系统,黄勇感慨:“自动化设备安装后,上下游有了视频监控,巡查更高效了。开关闸门,只需轻轻按动鼠标,十分方便。”

  “此次修复进一步提升了水库受损堤坡的强度和稳定性。作为永定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滞洪水库将有效保障首都及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黄勇说。

  据了解,永定河水毁修复工程主要包括永定河干流堤防水毁修复工程、永定河滞洪水库水毁修复工程、三家店拦河闸水毁修复工程、门头沟区门城湖水毁修复工程等10个工程。

  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北京市水务部门将用一年左右时间,全力恢复重建受灾区受损的水利工程和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基本达到灾前标准和功能;用三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灾区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长远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科学系统谋划洪涝灾害防御治本之策。目前,北京市“一年基本恢复”的工程项目已全部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计划于6月1日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5月23日

责任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