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运河展新颜
——记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本报记者 李攀 通讯员 杨海燕
3月22日,北京市通州区,绿柳拂堤,惠风和畅。大运河北首,五河交汇处,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和通州区水务局携手,联合通州区各相关单位、院校、组织,以“回首十年,喜看运河蜕变”为主题,创新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为市民带来了一场亮点纷呈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
精心谋划 花式宣传接地气
上午9点30分,活动准时开始。大运河畔,拱形的拦河闸、雄伟的大光楼、古朴的燃灯塔,古今辉映、水城共融的城市美景尽收眼底。
来自北运河管理处、通州区水务局、北京市水务综合执法总队通州分队、通州环食药旅支队、区检察院、区法院、区文旅局、区体育局、区园林局、大运河文旅公司等10家单位,北京水利水电学校和北京物资学院2所院校,以及通州区自行车运动协会、摄影家协会、爱鸟汇等3家社会组织的职工、学生、市民代表,乘船缓缓驶离码头,一段美妙的运河之旅拉开帷幕。
沿着蜿蜒的河道,大家在饱览运河旖旎风光、体验运河文化魅力的同时,学到了不少关于海绵城市、水环境水生态建设、运河文化、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河岸边,一支特殊的骑行队伍尤为亮眼,他们身穿节水马甲,车把上带着印有“践行生态治水理念,共护运河碧水蓝天”的红旗,从大光楼出发,沿慢行系统行进,向市民传递保护水资源的理念。
“咱通州大运河边的这条骑行路线非常舒适,骑起来真是种享受!”迎着和煦的春风,通州区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齐思文自豪地说。
在漕运码头公益宣传现场,游船与骑行队伍汇合,大家以《北京市节水条例》《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等法律规范,以及水污染防治措施、节水小技巧等为重点,布置宣传展板,向市民发放宣传品,推动形成爱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良好社会风尚。
活动精心设置了线上及现场有奖问答环节,线上的热心市民在直播间积极刷屏留言,线下的答题氛围更是浓厚,来自北京水利水电学校和北京物资学院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向大家分享节水小妙招,将活动推向高潮。活动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在欢声笑语中强化了人们爱水、节水的观念。
部门协作 联动守护聚合力
从大光楼的历史、燃灯塔的传说,到大运河的开凿历史,宣传人员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科普讲解,串起了千年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北运河管理处的“防洪达人”讲解了将城市副中心防洪标准提高至百年一遇的“通州堰”,介绍了副中心的防洪格局和海绵城市建设情况。
致力于守护大运河和谐稳定的公检法代表和水务综合执法总队通州分队的执法人员接连登场,用生动的案例,将严肃的法条内容娓娓道来,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北运河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两瓶样例水,让大家直观感受到大运河水质的变化。近年来,北京水务部门全面推行生态化运维,通过构建多种生境,采用人工涌浪、闸门轮调等生态调度方式,截污治污,开展河道综合治理。北运河的水生态环境不断好转,多样化、有韧性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目前,北运河水质类别达到地表水Ⅳ类,累计观测到鸟类205种、鱼类26种、底栖动物35种、水生植物35种。
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摄影家协会和爱鸟汇的老师们给大家带来了一群特殊的“嘉宾”。随着大地回春,“河湖精灵”鸟儿们也回到了位于副中心的家。白尾海雕、青头潜鸭、游隼、长尾鸭等相继亮相,秋沙鸭踏水而行,绿头鸭、赤麻鸭们戏水觅食,鹭科鸟类在这里栖息繁衍。焕发新生机的北运河,成为“鸟儿的天堂”。
社会各界合力守护北运河,努力构建“属地行业共建,多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联合谱写了一曲“亲水、惜水、护水、节水”的生态之歌。
古今同辉 古老运河焕新生
悠悠运河,千年流淌。北运河管理处不断加强与属地联动,以协同之力绘就了古老运河新图景。
如今的北运河,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飞鸟翩跹,河岸边慢行步道、钓鱼平台、环保公厕等便民设施日渐完善。重现生机的北运河不仅成为市民亲水乐水的好去处,更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水安全屏障。
随着水生态环境的持续好转,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京冀协同发展再进一步。昔日运河繁华盛景,正在一步步穿越千年时空,重现在人们眼前。
今年2月6日,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成为北京东部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是近年来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将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区。
文化、体育、旅游等“运河+”元素的注入,使大运河迸发新活力。中国电动冲浪板公开赛、赛艇大师赛、副中心马拉松……2024年,北运河将迎来更多的涉河体育赛事,城市副中心体育品牌在“体育迷”中愈发响亮。
此次活动构建起“线上+线下”“游船+骑行”“水上+岸边”的立体宣传体系,线上各平台累计阅读量103万人次,观看量23万余人次,点赞1.6万人次。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人们从治水节水护水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直播结束时,大家仍觉得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要继续用相机定格运河之美,用骑行丈量城市之美,以行动守护运河碧波,以法律为运河护航,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运河文化,携手聚力共护运河安澜。
水润童心 水情教育进课堂
“中国水周”期间,北运河管理处职工走进校园,开展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水情教育,引导青少年增强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
在通州区幼儿园,节水志愿者从孩子们身边的大运河讲起,通过图片、视频展示,讲述水的重要性。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发出倡议:“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在黄城根小学通州校区,“节水小卫士”带着精心准备的互动材料,在以“节水爱水”为主题的班会上,向同学们讲述“世界水日”的由来以及北运河从污到清的转变。生动讲解和趣味互动,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节水的种子。
在北京物资学院宣传现场,印有节水宣传口号、节水行为规范等内容的宣传展板一字排开,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观看。不少学生表示,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是大家的责任,要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传播节水理念,守护绿水青山。
众人携手 涓涓细流汇江海
北运河管理处科学谋划、精准发力,走进机关、企业、学校、街道、村镇、工地等,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宣传活动,掀起全民节水宣传热潮。通过在沿线悬挂宣传条幅,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滚动播放标语、视频,语音杆循环播放“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口号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市民知水护水兴水、共享幸福河湖的意识。
各级河长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社区工作群等渠道,对“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进行推广。“河长+警长+检察长”同心同行,凝聚治水护水合力,呼吁广大市民把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作为自觉行为,养成合理用水的良好习惯。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4年3月29日
作者:李攀 杨海燕
责任编辑:罗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