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精英同台竞技 技术赋能生态治理
——安徽省首届水土保持员赛项侧记

比赛现场
□通讯员 邹瑞
近日,第十三届安徽省水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土保持员赛项在合肥举行。本届大赛通过“理论+8项实操”的赛制,吸引来自职工组、民企组、学生组的118名选手同场竞技。
赛事创新设置了“民企赛道”,释放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强烈信号。在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操作等现代技术赛场上,民营企业选手与水利职工、院校学子同台切磋,展现了“专精尖”的技术优势,但也暴露出理论体系的薄弱环节。这种差异化的竞技设计,为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提供了鲜活样本。
无人机在赛场上空划出智慧轨迹,全站仪在测量区精准捕捉地貌特征,驷马山二级站实操现场化身为现代水保技术的演武场。8项实操项目构建起覆盖“空天地”的技术矩阵,直指当前水土保持工程实践的核心需求。从遥感解译到工程制图,从土壤分析到智能监测,选手们需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从数据处理到工程实施的全链条考验。
“这不是普通比赛,而是浓缩版的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战场。”斩获全站仪测量满分的选手董益龙感慨。比赛要求选手既要精通GIS系统操作,又要掌握传统测量技艺;既能进行理论推演,又能实时计算分析。这种“多面手”培养模式,正是应对复杂水土流失治理需求的破题之钥。
此外,大赛积极响应水利部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和安徽省强化科技赋能的要求,将空天地技术作为竞赛重点,让选手们通过对无人机采集数据等进行空间分析,基于遥感影像解译地表信息等,完整演练了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全流程应用。
据安徽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省持续深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加强空天地一体化技术能力建设,让水土流失调查手段更多元、数据更可靠,驱动综合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在预防监督方面,率先构建全链条监管流程,运用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实现“无感”监管,2024年违法违规项目数量较“十三五”末下降16.5%。在改革创新方面,创新建设“皖土智配”土石方综合利用平台,已促成1031.5万方土石方综合利用,减少水土流失约1.7万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5年11月18日
作者:邹瑞
责任编辑:孟京
